古琴曲《龍翔操》
錄入時間:2012/3/13 17:26:00 來 源:中音在線 [音樂考級]
古琴《龍翔操》,見于清代廣陵琴派傳譜,以《蕉庵琴譜》所刊最為流行。
全曲共分八段,其中第一、第八段實際上是樂曲的引子和尾聲。第二至第七段是樂曲的主體。這六段中,分別以三種不同的材料重復一次而組成:
(一)第二、七段完全相同,音色上以散、按音結合為主.各樂句以“展衍”關系構成:樂思在呈示后作進一步肯定、重復或變化重復,引伸出新的樂意,再重復、再引伸……這種“展衍”式的旋法是古琴音樂中常見的,猶如古典散文詩那樣,句式結構較為自由而無固定格式。此段音樂感情深沉,曲調的韻味也很濃。
(二)第三、五段是優美的泛音段落,三段在“下準”演奏,五段在同度的“上準”演奏,曲調基本一致,整段圍繞“羽”、“角”兩個樂句終結音作上、下對答式的變奏。各組中上、下句的長度一致。下句是上句的下四度移位,非常對稱。由于節奏上逐漸伸展和逐漸收縮的巧妙變化,上下句句組之間的方正結構就完全被沖破了。最后的長句一氣呵成,大有為段落作樂意總結的意味(中間仍有上下句連綴的痕跡)。
(三)第四、六段以按滑音為主,以三組較為均衡的上、下對答句加上尾部補充句組成。第四段在“下準”演奏,第六段在高八度的“上準”演奏,曲調基本一致。這一段的旋律簡潔明快,在左手細膩的“綽”、“注”、“揉”、“吟”的裝飾下,不失女性的柔情,并富有詩歌吟誦那樣的韻律美感。變奏的手法很簡單,只是在上、下句的多次反復中不斷變換樂句的句首。
相當于引子、尾聲的一段和八段,是以泛音段的部分材料并溶入另外兩段的音調片段變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