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個帶普遍性問題須引起注意:
一、克服緊張情緒。考試緊張是多數人的“臨床易發癥”,而且年齡愈大幾率愈高,“癥狀”愈甚。分析其原因,無外乎是心理壓力大、擔心考不好;或者技術尚不過硬,擔心演奏中發生故障;也有的人不適應陌生環境等等,都可能導致情緒緊張。克服緊張的根本辦法,就是平時要苦練基本功,做到技術過硬,曲譜爛熟于心,演奏嫻熱自如,考試自然就有信心,有信心就不會緊張。所謂“藝高心膽大”就是這個最樸素的道理。實在不行,你就假裝不緊張也有效果。另外,平時應該多找機會作表演性的鍛煉,提高面對生人、生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是可行方法之一。
二是作好考前準備。如檢查古箏定弦準不準,試驗弦的張力軟硬手感,指甲是否戴好了,琴架、坐凳是否擱置穩妥、高低是否合適等,盡量避免臨場發生故障。
三、最關鍵的是,演奏時一定要排除一切雜念、全神貫注、集中精力投入演奏。這是每個演奏者必須具備的藝術素質和表演作風。
考生入場后,應首先向評委老師交驗準考證,報告自己的考號、姓名以及報考的曲目名稱,以便評委驗證和準備。考試完畢不要忘了帶走準考證。
多數考生都比較注意禮貌、注意儀表,這是精神文明的體現,值得肯定。筆者注意到,來自某一地區的考生,全是十二、三歲的窈窕淑女,全穿各式旗袍,往箏前一坐,隨著樂曲起浮跌宕,甚是賞心悅目,頗有置身于舞臺音樂會的審美感覺;而今年的西寧考點又出現一道新風景:百余人的考生全部身著白色T恤衫,胸前印著一個偌大的“箏”字。在諸多專業考級峰會上尤其顯得卓爾不群,格外生機蓬勃。它昭示著古箏學科正在掘起的張力和自信,給人以執著向上的群體沖擊的鼓舞,值得稱道。但我們對此沒有提倡或禁止的義務。然而有些不良現象是應該引起注意的,如考試時衣著不整,或只穿背心、吊帶裙、拖鞋等;演奏時口里大聲唱著曲譜;腳下踏著拍子;鐘擺似的搖頭晃腦;眼睛向評委掃來掃去;窺視考級評語……等等,均屬不正之風,切勿效仿。
黑檀木——一般市場價6000以上 黑檀木屬于高級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貴木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