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彈奏手腕與手臂的活動和調節
手腕是保證手指能有效并自如地去適應彈奏中千變萬化的關鍵部位。
(1) 手腕的三種活動方向:
A手腕的上下動作:
手腕的上下動作分成兩種:
a"落滾"式的動作:
由整個手臂協調帶動上下動作,被稱之為"落滾"式的動作。如在兩個音的小連線時,第一個音彈之前,手腕結合手臂先提起來,把手指帶動起來,然后指尖沖著鍵盤落下去,一發出聲音后,手就立刻放松,保持正確手型,在琴鍵上站一會兒,再根據音符的時值向第二個音。在第一音至第二音時,手腕安靜不亂動而彈完第二音后,手腕結合手臂提起來,使手指柔和地離開鍵盤。這種落滾式動作的練習,使手腕變得靈活柔和自如,并與手臂很好地協調起來,使得手指更好地與手臂重量結合,彈出連線和樂句,彈出更優美豐滿的聲音。
b手腕獨立動作的上下動作:
這種動作用于手腕動作的跳音。前臂是指從手臂到手肘的這一段,放松地放桌面上不動,這時讓手部作拍皮球的動作。此時手掌處于拱形,手指尖觸及桌面,這樣反復地上下動作。實際上動作的關節是手腕,由于手臂是不動的,所以可明確地意識并體會到的和腕的主動。
B、手腕的左右動作
手腕左右動作是一種非常必要,而且是時時處處都要運用的動作。即是,每一個手指彈的時候手腕必須左右調節位置,以使手指處于何種最有利于彈奏的方位。
a手腕的合理調節的原則:
手臂要想配合手指必須通過手腕才能起作用,而手腕調節的原則在于每個手指彈奏時,要讓手指處于基本直對著鍵盤的方向,這種角度和方向最容易把手臂上傳下來的重量自然地送進鍵盤去。
C、手腕的上下和左右結合的綜合動作
綜合動作中,常見的手腕圓圈式的動作,一般用于一些規律性分組的技術性段落式伴奏音型段落。像車爾尼299的第六首,就是每拍四個音,根據音的高低和手的左右位置,打一個手腕的扁圓圈動作。這個好像劃一個圓圈的手腕動作即是手腕的上下和左右結合來完成的。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