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握弓分為幾個部分,包括右手手指,手腕,小臂,肘關節,大臂,肩部,還有胸背肌肉群。這些部位的協作共同構成了右手運弓的基本功能。在練習中,我們經常對幾個部分的協同運作做針對練習;但在演奏中,它們會根據不同的技術需要組成多種運動結構。
小提琴握弓技巧
例如:上半弓分弓主要要依靠小臂進行活動,自然跳弓則是以手腕為主,配合手指來運動,而全弓,則需要手腕,小臂,肘關節和大臂的協同運動。所以右手運動按照不同的部位的配合分為兩種結構運動。肩臂和指腕運動。
肩臂運動
由于右手部分的生理結構造成了右手肩臂只能進行下列三項有限的運動:
1、小臂的開合運動;
2、小臂以肘關節為中心的轉動;
3、大臂的轉動這三項運動的共同特征是杠桿架構。同時分為兩大杠桿架構:以肩部為的大臂杠桿,它不單支撐,控制大臂的主要活動,同時還通過手臂的關節來影響小臂,手和手指的許多動作。以肘關節為支點的小臂杠桿,除了起到調節和傳承力量之外還承擔著運弓的主要動力。
指腕運動
同樣也是由兩個杠桿構成。一個是以手腕支點為主的手掌杠桿,兩一個是指根關節位支點的手指杠桿。由于關節多,結構緊密,協同合作時要求的協調性很強。指腕的運動有5種動作:
1、換弓換弦時的垂直動作;
2、弓根,弓尖換弓時的水平動作;
3、弓桿靠近指板或琴馬的縱向轉動;
4、直接影響弓弦角度和接觸的垂直轉動;
5、弓根換弓時的水平轉動。
稱之為右手永遠的蹺蹺板。這些蹺蹺板的協同共同的構成了通常所說的“右手舵式運動”。
小提琴持弓能力: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