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線溫馨導讀:鋼琴入門學習手指基本訓練之手臂協調
在鋼琴演奏藝術的發展中,觸鍵法的演變是最具代表性的。著名鋼琴演奏家、鋼琴教育家戈多夫斯基曾把觸鍵法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車爾尼為代表,其特征是捶式擊鍵;第二階段就是以著名的斯圖加特學院為代表,其特征是壓力觸鍵;第三階段即一個新的階段,以重力為其特征。“以重力為特征的觸鍵法擯棄了濫用手指技巧的老學派,認為光靠純粹的肌肉力量,尤其是光靠負責手指運動的那些相當弱小的前臂肌肉力量是難以駕馭現代鋼琴的”(喬治.桑多爾)。
手的生理結構和各手指的不同長勢特性使現代鋼琴演奏不可能僅僅依靠手指完成,而其中,手臂的協調與重力運用是極其關鍵的一環。
有關鋼琴演奏的解剖理論提出,以最自然的五指原位基本手型置放于鍵盤,也不可能獲得同時對五個手指都自然和運用自如的肌肉運動方式。比如說:由于大指的特殊構造,彈奏時需要手腕和前臂位置稍低,而用到三、四、五指時又需要將手腕和前臂逐漸抬高——這都是為了肌肉運動的自然和傳送重力的需要。這時候,手、手腕、手臂都相應地做了縱向和橫向的協調動作。這就是說,即使是最簡單最基本的五指位置的彈琴也需要手腕、手臂有相應的調節動作。當然,并不需要將彈奏的一切適應性調節都分析得一清二楚才去練習彈琴,那樣不僅沒有必要,而且反而會搞得手足無措。但是應該明白:一定讓孩子們在學琴的時候注意別把手臂手腕僵硬起來,要懂得利用自然的方式去協調手指在鍵盤上不斷變換的位置和各種彈奏動作,F代鋼琴教學的入門教材已充分重視了對于手腕、手臂在彈奏中的協調運用訓練。選擇一套好的入門教材,遵循教材循序漸進的內容,再加上認識上的明確就能幫助我們求得技術基礎的全面訓練。
手臂的協調方式同手腕協調方式類似,以運動方向來概括也可包括橫向、縱向、弧型和環繞幾類。
鋼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