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肩、肘、臂的放松
肩關節僵硬會引起背部酸痛,要達到手臂在鍵盤上左右移動,肩關節必須放松。教師只需要輕輕敲打學生肩膀,同時還要向學生講述力量流通的路線。弱奏時控制音量的正確方法是:降低觸鍵的速度、減少掌關節的爆發力,并不是小心翼翼的不敢下鍵:上行時將身體右傾、下行是將身體左傾,讓身體調整到能使手臂自如活動。不要依靠聳起肩膀來騰出手臂活動的空間。
肘關節是上臂與前臂的連接樞紐,起著傳遞和調配力量的作用。練習中,可以讓手指站在鍵盤上,將肘部像扇翅膀一樣上下擺動,就可以獲得放松。多練習抒情樂曲可以使肘關節放松。
手臂用力不恰當,容易造成手酸。首先,在放松的潛意識指揮下,手臂有意的去找放松的感覺。其次,通過遠距離跳動來放松手臂,化解手臂的僵硬。
2、手腕、手指的放松
手腕是連接手掌和手臂的樞紐,是手臂力量傳到指尖的控制閥,又是各種音色、奏法的關鍵,腕關節如果盲目用力,會使音色變得難聽。做一些連音與跳音的對比練習可感受使用手腕力量的區別。跳音時利用輕微的手腕來完成手指觸鍵,手腕的運動方向是上下的:連音時可以利用移動手腕的方法將力量傳送到各個指尖來完成連奏,手腕的運動方向是左右的,有弧度的。
手指是鋼琴彈奏最直接最敏感的部位,手指的動作也是瞬間的緊與立即的松。根據重音位置及音型調整手指的高度,即高指與低指兩種不同觸鍵技巧,可以用第一音高抬指的力度帶出后面若干音。
3、練琴方法獲得的放松
慢練:在初步體會放松或一種技巧沒有熟練前,快速彈奏會使學生淡忘放松的感覺,只有反復的“慢練”,不斷聆聽放松帶來的優美音色,才能使放松貫穿于整個彈奏過程。
精練:放松在一定程度上還受熟練程度的制約。一些生硬、緊張的動作,常會隨著動作的逐漸協調即“精練”而自然消失。如音階進行時的穿指動作,由慢到快的反復練習,就能做到放松自如、流暢連貫。
總之,放松是鋼琴演奏的基礎,也是關鍵。正確的學會放松是彈好鋼琴的先決條件。在彈奏中不但要學會調整身體各部位肌肉的放松,做到有控制有支撐的放松,而且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使之能適應不同的環境,從而演奏出好的音色與美的音樂。只有學會了放松,才有可能在鋼琴演奏的領域中揮灑自如,得心應手。因為放松是走向鋼琴演奏藝術殿堂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亨利•涅高茲,論鋼琴表演藝術[M],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1
[2]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Z],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3]姜文子,論鋼琴演奏中的放松問題[J]。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8,(04)
鋼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