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涵蓋音樂范疇內的各種不同內容,包括:朗誦、節奏、形體、聲樂、器樂、聽覺、樂理、聲勢八項內容,基本原則和特點是朗誦入手,節奏是基礎,形體始終貫穿,要強調即興性。民族幼兒園學習運用奧爾夫教學法,從節奏兒歌到打擊樂都有涉及。
關鍵詞:奧爾夫 打擊樂 創造 節奏
為了突出藝術教育特色,將奧爾夫音樂活動滲透到幼兒園一日生活之中,與各領域活動結合,開封市民族幼兒園設計出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案例。下面就音樂活動中打擊樂活動設計總結規律如下:
一、打擊樂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不同性質的音樂,并用不同節奏自由編配伴奏。幼兒自主編排節奏順序,自由結合制作節奏卡片為歌曲伴奏,體現即興原則。
2.感受A-B-A三段體曲式結構。采用唱歌(A)-打擊樂(B)-唱歌(A)為主線,使幼兒連貫的進行音樂活動,在不知不覺中感知三段體的曲式結構。
二、打擊樂活動主要環節與時間分布
1.請幼兒欣賞需要編配打擊樂的歌曲,這是活動的開始部分,時間控制在兩分鐘內。
2.復習以前所掌握的節奏,比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二~三分鐘)
3.幼兒自制節奏卡片為歌曲伴奏,幼兒自由結合制作節奏卡片,給幼兒探索的空間,本環節很關鍵,需五分鐘。
4.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幼兒再次自由選擇,體現自主性,本環節是活動重點,時間不少于五分鐘。
5.感受A-B-A三段體曲式結構。
A段-唱歌曲 B段-打擊樂
連貫地唱歌曲并編配打擊樂,讓每名幼兒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時間三~五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