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藝術是一門獨特的表演藝術,它的音色輕盈悅耳、沁人心脾、它宛如優美的歌聲在你耳邊盈繞。與其它藝術表現所不同的是,它是一次性的、就像潑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來了,所以,小提琴表演藝術又稱為“時間的藝術,流動的藝術”。正因為如此,它在演奏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在演奏過程中不允許出現錯誤,而在小提琴演奏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難掌握的技術之一,就是音準問題。小提琴的音準與其本身的構造有關,其它樂器如:鋼琴、琵琶等,它們有鍵盤或音品,只要把音調準,演奏者開始演奏即可,在演奏過程中不存在音準問題。這類樂器具有一種“有形”的鍵盤,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非常直觀,這種用眼睛可以直接看到音高位置的音準稱為“視覺音準”。而像小提琴一樣諸如此類的弦樂器,它們擁有一種“無形”的鍵盤,眼睛只能看到黑黑的指板,卻看不到具體的音高位置,這樣就給演奏著帶來一定的困難。掌握這類音準需要有很好的耳朵,即對音高非常敏感,這種靠耳朵去辨別音準的稱為“聽覺音準”。無論是視覺音準還是聽覺音準,我們都必須很好地把握。下面,將從三個方面討論音準的關系問題:
一、物理音高與音樂音高之比較
音準本身是一個很籠統的、相對的概念,我們就這個問題從物理角度進行簡要的論述。聲音分為噪音和樂音,無規律的振動稱為噪音,而有規律的振動則稱為樂音。好多個有規律的振動按照一定的關系排列在一起則構成了音列。人類對自然界中的聲音經過大量的研究后,從中找到了CDEFGAB這七個基本音級,其中A的頻率是440赫茲,我們人為地把A定作標準音,只要振動頻率達到440赫茲的音就是A,這個音不但用于樂器當中,就是在生活中應用的也比較多,例如:汽車的喇叭聲和電話的聲音都是用的A。根據這個標準音推算出C的頻率為261赫茲等,這種用數學方法算出來的音高我們稱之為“物理音高”。現在發明出專門測量音高的儀器,選定幾個音用儀器去校對,如果同儀器的音一致就不顯示,若同儀器的音高不一致則會提示你是偏高或偏低。物理上的音高屬于純理論的音高、是一種物理現象,一種絕對概念,容不得一點馬虎。在應用過程中,音樂音高與物理音高有很大的差別。
我們在演奏之前,先要同標準音A校對,而后再根據五度關系把其它幾根弦調準。這個時候如果用頻率儀器測量的話,會發現實際音高和測量音高存在差異,實際音高已經比較準了,但測量后的音高有些不準。經研究調查,也證實了實際音高與物理音高存在誤差,這個誤差一般為四、五個音分左右。我們的耳朵不但聽不出來這個誤差而且聽上去還很和諧。這僅僅是調弦時的音準,在實際演奏樂曲當中隨著樂思的變化,實際音高與物理音高不可避免存在許多差異,我們把這種實際音高稱為“音樂音高”。音樂是用來表達人或物的思想感情的,無論是自己演奏還是聽別人演奏,能充分表達樂曲的思想內涵,音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為音樂屬于時間的藝術,具有一去不復返的特性,所以,我們要在音準方面多下功夫。
由此可以看出,物理音高是一種機械的、單一的,純理論的音準概念,而音樂音高是一種靈活的、多邊的、帶有人的思想感情的音準概念。物理音高是音樂音高的基礎,音樂音高是物理音高的升華和體現,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二、音高與律制之間的關系
音樂音高除了與物理音高有關以外,還與樂器的律制有關。律制是根據一定的生律法產生一系列的音,形成一種體制,構成一種律制。世界上廣泛應用的律制有三種,即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純律,三種律制各有優點,采用五度相生律旋律優美,十二平均律則為轉調提供了極大的律制條件,而純律則是雙音及多音同時發聲時較和諧,小提琴基本采用五度相生律,最明顯的特征是導音的傾向性比較突出。例如G大調的導音到主音,即# F—G,若# F偏高一點,人們聽上去比較舒服,否則總有一種音不準的感覺。 b B大調的導音到主音即A— b B,為了突出它的傾向性,增強它的解決強度, b B要低一點。
因為律制的不同導致一些音有小小的差別,例如,# F與 b G在十二平均律中是一個音,而在五度相生律中則是兩個音,# F要離G近一點, b G則要緊靠還原F。在實際的應用中,不可能只用單一的一種律制,往往是幾種律制相結合地應用。1,遇到一串上行的三度雙音時,縱向要采取十二平均律,雙音或多音同時發響時則要求和諧,十二平均律滿足了這個要求。兩個半音一樣,傾向性也不突出,奏出的雙音非常和諧,這僅是一個雙音的效果,從橫向去看,為使旋律更優美,要用五度相生律,突出導音到主音的傾向性。2,遇到上行八度時,縱向要求用純律,以求雙音更和諧,橫向用五度相生律,使得旋律更優美。律制和音準有一定的關系,知道了其中的規律,就會為我們的演奏帶來方便。
三、演奏法方面的音準
因小提琴不是固定音準的樂器,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絕對音準。某個音準是否準確,這取決于它和其它音之間的關系,因為音高都是相對的。
在實際演奏應用中,我們剛看到樂譜就應該在大腦中有大概的印象,這種大腦能預先感覺到實際音高的能力叫“預先聽覺”,這一能力要建立在良好的音樂聽覺上。開始演奏后,萬一有不準的音應及時糾正。動作非常快,在耳朵剛聽到,大腦還未接受到的這個時間內及時糾正,當然,時間是非常短暫的。這應建立在左手熟練的基礎上,為此,我們必須大力提高左手技巧以求作到手指一按下去就音準。另一方面,在拉一連串音符時,速度越快,我們對于絕對音準的要求就降低了點。例如練習音階與琶音,慢練時,我們的耳朵對每個不準的音都非常敏感,因此要用慢速把音拉準是非常困難的。改用快速拉音階時,只要頭尾兩個音及強位置的音比較準,就能使聽者較為滿意,因此,是比較容易的。所以小提琴的音準訓練,應從慢、從嚴要求,逐步確立自己的音樂聽覺能力,培養自己的“音準糾錯”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綜上所述,小提琴的音準雖然是比較難的,但只要我們掌握正確的方法,還是能夠達到比較理想的程度的,所有的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們自己的勤學苦練。只有解決了音準問題,我們在演奏中才不會有后顧之憂,使我們有更多的經歷投入到音樂表現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完成自己的夢想,達到藝術的新境界。
本文作者為霍敏,請勿將本文用于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