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分析
這首練習曲的旋律均由三連音組成,以G大調的琶音與音階結構為主。一二行中還出現了琶音形式的裝飾音。
Allegretto vivace意為活改的小快板。
二、重點難點
1.琶音式的裝飾音如何彈得干凈、均勻、快速,如何處理好與被裝飾音之間的聲音變化。
2.左手遠距離的大跳如何保證準確性。
3.最后兩小節琶音如何做到一氣呵成。
三、練習提示
彈奏本首第一二行出現的琶音式裝飾音,每個學生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錯誤,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彈奏時機(與左手配合上)出現錯誤
本首的裝飾音雖為三個音一組,但彈法與第95首相同,要求提前彈。裝飾音的出現不能影響正拍音的對齊,它只能采取插空彈奏的方法。如果將裝飾音與左手第一個音同時彈奏,便會對旋律的表達起到破壞作用。
2.不均勻或"吃"掉音
三個裝飾音在時值與音量上應是相同的,大部分學生容易將大拇指彈得過長,而2、3指常常是一帶而過,甚至沒有聲音。可在最初練習時放慢速度,以能彈清、彈勻每個裝飾音為標準,然后逐漸加快。
3.與被裝飾音的音量比例不恰當
三個裝飾音的彈奏特點應是快、勻、弱,要突出"裝飾"的作用,同時擔任主要音演奏的5指要切實站穩,發力要干脆而有彈性。第一小節被裝飾的兩個主要音為跳音,第二小節的主要音為整一拍的四分音符,應在彈法上明顯區別這兩種音的時值變化。
將前兩行左手遠距離的大跳和弦彈準確的最簡單和實用的辦法是高度集中精力,提前找好位置,手的移動要迅速,手型保持好固定架子。
從第三行開始,右手在不同的八度彈奏重復的。音型,注意手腕的自然帶起,在八度之間作半圓跳動,并利用這種起落動作來幫助進行聲音的變化。
最后的琶音要按指法進行認真而有耐心的單手或慢速練習。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