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8日是奧地利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逝世100周年紀念日,謹以此文表示對馬勒的懷念。
在中國人眼中,奧地利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很難與眾所周知的莫扎特、貝多芬等音樂大師相提并論,但正如有評論所言:馬勒是同弗洛伊德、愛因斯坦、喬伊斯和畢加索一樣,幫助理解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的偉大思想家。
他那些將合唱融入交響樂的作品令人沉思。他的交響樂作品規(guī)模宏大,長度和樂隊的編制部分都是空前的,再加上場外樂隊和大規(guī)模的合唱隊,充分展現(xiàn)了他音樂中的文學與哲理思想。
他的創(chuàng)作主要集中于兩個領域:藝術歌曲和交響曲。在他去世后,大部分作品只受到一小部分人的擁躉,一直到許多著名指揮家重新演繹他的作品,將之推廣到全世界后,馬勒的作品才散發(fā)出耀目的光芒。
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浪漫主義晚期代表作曲家之一。早年深受布魯克納的影響,在后來的創(chuàng)作時期主要受到舒伯特、舒曼和瓦格納的影響。作為指揮家,他成功地指揮了格魯克、莫扎特、威伯、瓦格納的歌劇作品;作為作曲家,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多采用動機發(fā)展手法,承襲了瓦格納的傳統(tǒng),其創(chuàng)作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藝術歌曲和交響曲。他的音樂是通向20世紀無調(diào)性音樂的橋梁,在音樂風格上是浪漫主義的延續(xù),在表現(xiàn)手法上則不時地先現(xiàn)勛伯格作品的無調(diào)性因素,他善于把哲理與通俗、個性與民族性、浪漫與現(xiàn)代的音樂糅合在一起。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