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7月7日,生于波希米亞卡里施特。
1866年,開始學習鋼琴,教師維克洛林、布勞施。
1869年,受益于鋼琴師布洛羅什。
1870年,在伊格拉夫舉行第一次公開演奏會。
1874年,13歲的弟弟恩斯特去世。
1875年,9月20日進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聲、作曲。開始創作歌劇《恩斯特·馮·斯瓦本公爵》
1876年,在鋼琴和作曲課中獲獎,在伊格拉夫和維也納舉行鋼琴五重奏和小提琴奏鳴曲。
1877年,再獲鋼琴課獎,在伊格拉夫通過中學結業考試。
1878年,幫助布魯克納將其《第三交響曲》改編成《鋼琴二重奏》,開始創作《悲嘆之歌》。
1880年,第一次受聘擔任哈爾夏季劇院的指揮。
1881年,在菜巴赫擔任指揮。
1882年,在奧爾姆茨擔任指揮。
1884年,在卡賽爾擔任指揮,完成《旅行者之歌》
1885年,在布拉格擔任指揮,完成《青春之歌》第一卷。
1886年,在萊比錫擔任尼基什的助理指揮,在此期間,應韋伯后人之請,根據《三個平托》的片斷編寫一部歌劇。1888年、在布達佩斯皇家歌劇院擔任指揮三年,創作《第一交響曲》;11月20日,《第一交響曲》在布達佩斯公演,親任指揮,開始為《少年魔角》譜曲。
1889年,1月,在布達佩斯指揮《萊茵的黃金》和《女武神》的演出。
1891年,在漢堡歌劇院擔任首席指揮。
1892年,率漢堡歌劇院去倫敦演出瓦格納的《指環》和《特里斯坦》以及貝多芬的《菲岱里奧》,完成《青春之歌》第二、三卷。
1894年,開始創作《第二交響曲》,其間彪羅去世。
1895年,3月4日,《第二交響曲》在柏林公演,理查·施特勞斯任指揮。
1897年,皈依天主教,5月起,在維也納皇家歌劇院任指揮,至l907年止。完成《第三交響曲》。
1898年,完成《悲嘆之歌》。
1900年,開始創作《第四交響曲》。
1901年,6月,《第三交響曲》在克雷費爾德公演。11月25日,《第四交響曲》在慕尼黑公演,均親任指揮。
1902年,3月10日,與阿爾瑪·申德勒結婚,創作《第五交響曲》、《亡兒之歌》。
1904年,11月18日,《第五交響曲》在科隆公演,親任指揮。開始創作《第六交響曲》。
1905年,《亡兒之歌》和《呂克特的五首歌》在維也納公演,親任指揮,創作《第七交響曲》。
1906年,5月27日,《第六交響曲》在埃森公演,親任指揮。
1907年,創作《第八交響曲》,7月5日,大女兒瑪麗亞·安娜去世。幾天之后,發生一次心力衰竭,年底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擔任指揮。
1908年,1月1日,在大教會指揮上演《特里斯坦》,年底出任紐約愛樂樂團指揮。9月19日,《第七交響曲》在布拉格公演,親任指揮,完成《大地之歌》。
1909年、完成《第九交響曲》,開始起草《第十交響曲》。
1910年、9月12日,《第八交響曲》在慕尼黑公演,親任指揮。
1911年、5月18日,在維也納去世。11月20日,遺作《大地之歌》在慕尼黑公演,布魯諾·瓦爾特任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