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奏的方法要求連奏部分的第一個音手臂落下,最后一個音手臂提起,中間的那些音都是通過手指的轉換——也就是一個音的抬起和一個音落下兩個的動作同時出現完成的,這樣所有連奏中的各音都像被連成了一條線一樣接連不斷。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手臂的上下顛簸,只有手臂的落下、提起和平移。但不少學生在這些動作中不能做到使連奏中各音的一氣呵成,由于力量的不足而靠手臂上下顛簸來補充演奏的力量,這樣演奏出的旋律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連奏,好象人為地讓連奏中的各音產生一個很重的音頭而破壞了連的感覺。如果不糾正這錯誤的方法,不但不能很好的演奏出具有歌唱性的旋律,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因為帶著這樣的毛病是沒有辦法演奏速度更快的樂曲的。這就是一些孩子學到一定程度后再也不能提高的原因。
這個毛病養成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是一開始學習連奏的時候老師沒有很好的講解連奏的動作要領導致的,教師一方面不能做出正確的示范,一方面不能嚴格要求孩子做對正確的動作。有的是因為不少學生一開始學習鋼琴不是在鋼琴上練習的,而是在電子琴或者電鋼琴上練習的。因為在電子琴和電鋼琴上練習無法建立動作與聲音好壞的聯系,不能讓孩子通過正確的動作聽到正確的聲音,就是有一點力度的電鋼琴也不能夠完全產生動作與力度的統一。有的是孩子回家不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練琴,或忘記連奏的動作要領,或者對自己的練習沒有標準的要求,思想懈怠的原因。
改掉這個毛病其實不是很難的。
首先要重視,明白不改變這個毛病自己學琴的路就走不長,帶著這個毛病就演奏不出更動聽的樂曲。
其次仔細分析連奏的動作要領,從兩個因的連奏做起,用比較慢的速度來練習樂曲中連奏的片段,努力克服上下顛簸的動作。教師要注意盡量不要模仿孩子錯誤的動作,要從正確的示范著手。因為大多數有這個毛病的學生年齡都比較小,他們的模仿能力比較強,應該多讓他們多看正確的動作。所以教師的示范是正面的積極的引導。家長也盡量不去模仿或批評學生的錯誤動作,而是正面積極的鼓勵。要多說“你應該這樣做”而不是“你不應該這樣做”,注意孩子情緒上的積極因素,防止孩子產生抵觸的心理。
再次就是教育孩子每一次練習都要按照正確的動作積極練琴,而不是隨隨便便敷衍了事的糊弄家長糊弄自己,要知道改變一個壞的習慣甚至比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還要難。告訴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都會出現問題的,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處理這些問題,找到正確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這樣才不被這些問題纏繞太久,以致影響我們學習的進度和學習的質量。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