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孩多大可以拉二胡,對手有沒有特殊的要求?
孩子在4-5歲,大概在幼兒園大班就可以開始學習二胡。學鋼琴和二胡有很多地方不一樣,二胡從小班開始可以學習基本的樂理和視唱練耳。為什么最好從大班開始學呢?因為二胡有一個基本的問題就是“音準”問題,所以要讓孩子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后,再學就更好了。
對于二胡初學者的手形問題,很多孩子如果還沒有學過基本的音準,會對傳統二胡里面傳統三個把位沒有概念。如果想學的話,能了解一下二胡的把位、手形比較好,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有專門的方法,手形上弦的姿勢,還有每個手指上弦的角度,這些問題對一個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手的條件需要左手和右手的手指,特別是指肚不能太單薄。
二、二胡入門時,最難掌握的是什么? 對于初學二胡的孩子來說,最難掌握的應該“音準”。因為二胡既無指板又無固定的按音品位,按音的準確性歷來是演奏者們最重視的。一般人習慣地認為“不準”多半是由于左手的按音位置以及換把的動作無把握造成的。造成音不準的原因首先是聽覺的遲鈍和在演奏中缺乏準確的“音高預示感”(即在按音之前“內心聽覺”中就有了這個音的準確高度)。一個聽覺敏銳的演奏者,當聽到在自己的演奏中有不準的音時,就自然會產生不舒服,甚至于有受到刺激的感覺。于是,他會下意識地調整左指的按音位置,直到這個音準了為止,這充分說明了聽覺對于控制音準的重要性。在訓練音準控制過程中,教師應該先訓練孩子們“聽音”和“辨別音高差異”的能力,教會他們掌握“音高的預示感”,然后再教給他們準確按音和換把的方法。
在練習音準控制的過程中,演奏者一定要自始至終高度地集中聽覺注意力,否則將很難掌握好控制音準的規律。其實,演奏中音準的控制過程就是演奏者通過聽覺的校正,將準確的按音和換把的位置經過無數次反復練習之后逐漸形成正確“運動鏈”的過程。
這就是為什么一些盲人演奏家雖然雙目失明,但在演奏中音準卻控制得非常好的原因。因為他們除了具有敏銳的內心聽覺之外,演奏動作的準確無誤是他們解決音準問題的關鍵。有些孩子領悟性較高,初學時成績不錯,于是家長就不斷給孩子進度加快,結果孩子還來不及掌握好必須的基本演奏動作,就進入了樂曲的練習。孩子在演奏時養成了用眼睛盯住自己的手指或弓,也就是以下意識的視覺動作干擾了他們的聽覺控制過程,導致演奏時的音不準。
三、很多孩子不喜歡拉練習曲,只想拉曲目,怎么辦? 所有練習曲的曲子都是很枯燥,因為它的旋律性不強,練習曲主要是針對左右手而言的,所以如果孩子對練“練習曲”有抵觸情緒,建議分段練,分時間練。不要讓孩子連續一個小時拉練習曲,試想,讓一個成年人連續拉上一個小時,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家長可以在老師的指點下,幫助孩子把練習曲分割成很多的段落,難的段落讓孩子在情緒好的時候拉,或者先拉難的段落,把“難題”解決了,孩子的興趣就有了,所以拉練習曲也要講科學。對拉“練習曲”家長一定要有這樣的正確概念:練“練習曲”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練不好練習曲,就不可以達到下一個新的高度。家長不僅要反復向孩子灌輸這種觀點,同時還要不斷的鼓勵孩子,每次練了一段練習曲后。就可以換一些孩子比較喜歡的曲子讓他拉一會;或者讓他拉一段前面已經拉熟的曲子來調劑一下,就像人緊張過后,要學會松弛一樣,讓孩子不再怕拉練習曲。
四、學習二胡是上大課好還是上小課好呢? 所謂二胡上“大課”,學生不能超出10人集體授課。大課重在普及,我在少年宮、少兒活動中心都采取這種大課的方式。我感到上大課能提高孩子的興趣、音準和節奏感。上大課的老師不能老在講臺前示范,而要有方法,一對一地糾正手上的一些問題,這樣的大課就能解決孩子學琴的問題。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向專業學習上面引導,最好一開始就讓孩子上“小課”,小課最好的作用就是能很直接解決左右手不同時期不斷出現的新問題,老師可以最近距離、最快速度告訴學生錯在哪兒,可以單獨給學生示范,哪個曲子哪一段有問題。當然,對初學二胡,還不知道孩子是否有這方面的喜好或天分的家長,剛開始都會從經濟角度考慮,讓孩子先上大課,有“苗頭”了再上小課,這也是不錯的辦法。但家長最好還是從一開始就讓孩子上由專業老師指導的小課,這樣既經濟。又能讓孩子學到東西。
·跟名師學二胡精講視頻
·中國音樂學院二胡考級精講視頻
·中央音樂學院二胡考級精講視頻
·二胡基礎教程精講視頻
·音樂家協會二胡考級精講視頻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