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土家族民歌分類
錄入時間:2011/12/29 15:10:00 來 源:中音在線 [音樂教程]
改土歸流后,漢文化的傳入,儒家封建倫理思想的加深,使土家族由自由戀愛,逐漸轉(zhuǎn)變?yōu)榉饨òk制度。自由的婚姻被買賣或變相買賣婚姻所代替,這就加深了土家族婦女的婚姻痛苦。如《哭媳婦歌》“好茶好飯別人吃,殘菜淡飯奴來吃”“公公打罵婆婆咒,都把奴家當(dāng)馬牛”“人家烤的白炭火,奴家手張黃瓜坼”反映了封建家長制對婦女的毒害。《十七八歲姐》“十七八歲姐,嫁個老男客,睡又不會睡,一個弓背背,誰到半夜流口水”則是典型的包辦婚姻,買賣婦女的寫照。
長工歌反映的是貧窮男子做長工的生活,地主階級對長工的壓榨,是長工悲慘生活真實(shí)的寫照。如《忍在心中一團(tuán)血》中“新打鋤頭五斤鐵,一天拿起挖到黑”“蝦子爬到犁轅上,曉得幾時能伸腰”。《葉子煙兩頭尖尖》“老板吸得丫子煙,長年吸的腳葉煙”都是對地主階級壓迫的控訴。在長工歌中,也有不少具有反抗意識的歌曲。如《不怕老板鼓眼睛》“老板不顧長工命,甲子乙丑年年混,上坎整鋤跑三里,下地扯草留三寸,不怕老板鼓眼睛”。《挖蕨歌》“山里的人,苦中磨節(jié)。皇帝佬兒,他不曉得”。
單身歌是山區(qū)男子到了適婚年紀(jì)因為貧窮而娶不到老婆而發(fā)出的哀嘆。《單身漢歌》“兩口子床上喊腳冷,挖苦我們單身漢”“誰人知我單身漢,腳頭無妻睡不著”。《說起單身好不苦》“說起單身好不苦,衣服破了無人補(bǔ),吃了幾多含漿飯,穿嗒幾多雞屁股。”。
情歌
情歌是土家族民歌中最為精華的部分,也是數(shù)量最多,傳唱最廣的。它的內(nèi)容含蓄,形式多樣,曲調(diào)優(yōu)美,多對唱,唱者滔滔不絕,對者如癡如醉,無不把情山愛海溶于歌謠之中。按其唱者身份不同,可以分為郎歌,姐歌,對歌。
即使在封建婚姻制度禁錮下,年輕男女對婚姻自由的渴望依舊強(qiáng)烈,通過情歌的方式抒發(fā)出來。郎歌是年輕男子對女子所唱,多半是用來求婚所用。如《歌是郎的媒婆婆》“開口同唱一支歌,歌是郎的媒婆婆“《遠(yuǎn)看姐兒白飄飄》“遠(yuǎn)看姐兒白飄飄,好似路邊白花桃,心想伸手摘一個,半生不熟不好撈,有朝一日桃熟了,要來只須把手招”。
相比郎歌在內(nèi)容上的單調(diào),姐歌就要豐富許多,其內(nèi)容包括了初識、結(jié)交、贊美、迷戀、相思、偷情等。當(dāng)愛情受到波折時,就有了苦情、起誓、反抗歌、逃婚等。如唱相思的《不見情哥帶信來》“只望烏云帶萬雨,不見情哥帶信來”。
對歌是極有意味的,男女對唱,你儂我儂。如《奴家門口一條河》“女:昨日為你挨頓打,爹媽罵我是賤婆。男:雖說打在你身上,痛在小郎命心肝”。《昨夜一夢夢的乖》“男:山伯難舍祝小妹。女:奴家難舍好情哥”。無不是大膽熱烈,赤裸裸的去表白自己的情意。
傳說歌
傳說歌產(chǎn)生于特定的環(huán)境中,對研究土家族歷史以及土家族文化有著特殊的意義。傳說歌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根據(jù)土家族歷史和傳說而產(chǎn)生的記史歌,一類是根據(jù)歷史人物故事產(chǎn)生的古人歌。
記史歌真實(shí)的反映了土家族人們征服自然,不斷抗?fàn)幹\求幸福的業(yè)績。如《向王天子一只角》,描寫的是土家族祖先巴務(wù)相開清江的傳說。《康名敬造反》是咸豐四年康名敬起義的歷史。《劉尊五要坐施南府》是清末民初劉尊五起義攻打恩施城的歷史。《向燮堂歌》是有名的“施南教案”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