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色是人們評定鋼琴音色品質(zhì)優(yōu)劣的一項重要指標,過亮或過悶的極端音色是人們聽覺審美所不能接受的,這就要求鋼琴技師對現(xiàn)有的不良音色進行改善。在本文中,我們將從鋼琴弦槌呢氈的特點入手,通過不同硬度的弦槌所產(chǎn)生的聲音現(xiàn)象,分析造成其現(xiàn)狀的原因。并結(jié)合音色與弦槌呢氈密度變化的關(guān)系,總結(jié)出不同硬度弦槌的幾種處理方法,從而達到優(yōu)化鋼琴音色的目的。
鋼琴的音色整理對于許多鋼琴技師來說是一項較難的工作。首先,音質(zhì)評價基本依賴于鋼琴技師的主觀聽覺,沒有一定的客觀標準;其次,音色整理不僅需要鋼琴技師在長期工作實踐中不斷地進行全面探究,而且還要經(jīng)常與鋼琴演奏家進行音色感覺的交流,不斷地積累整音的工作經(jīng)驗,才能成為真正的鋼琴整音的“藝術(shù)家”。
鋼琴的音色整理是在一定的前提條件下完成的,基本是在鋼琴進行其他調(diào)整后才進行的,否則將影響整音的效果。鋼琴在整音前必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才能夠正確的判斷出未整理前鋼琴的音色特點,因此,音色鑒別離不開聽覺和感覺這一過程。在進行弦槌整音之前,應先進行鋼琴的雜音處理、擊弦機調(diào)整與音律調(diào)整,而整音是鋼琴調(diào)整的最后一步。
整音前的準備工作:
1.檢查三根琴弦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幾種快速檢查不正確安置琴弦的方法。在立式琴上,用力敲擊琴弦,同時手指保持繼續(xù)壓鍵,然后用手輕輕地讓弦槌接觸振動的琴弦,若三根琴弦的振動能立即且容易的被抑制住,那么說明弦槌與琴弦有很好的接觸。若有吱吱的聲音或者是仍有一根及以上的琴弦發(fā)聲,那么就要進一步檢查。檢查方法是把弦槌輕輕抵在琴弦上,然后依次撥動三根弦中的一根琴弦(很多技師是用手抵住制動木而不是直接用手抵住弦槌)。同時,可用木塊壓在延音踏瓣上,使整個制音器呈打開狀態(tài)。
對于三角鋼琴,我們的檢查要基于鋼琴的弦槌處于沒有斷連的狀態(tài)。弦槌要頂在琴弦上。通常技師是用手抬起頂桿后端,使弦槌頂在琴弦上,用這種方法檢查整架鋼琴是很快的。技巧在于用食指的指肚頂起頂桿后端,直至與調(diào)節(jié)鈕緊緊接觸,但要注意的是弦槌要輕輕地頂住琴弦即可,這樣我們的檢查才能更精確。這個檢查說明:仍在振動的琴弦,高于同音弦組中的其他兩根。有可能是弦鈕孔制作的不完美,沒有統(tǒng)一在弦枕上;也有可能是琴弦本身自然地彎曲。把有問題的琴弦用粉筆標記在對應的琴鍵上,或者直接標記在對應的琴弦上。
檢查弦槌的頂端是否平整
1.弦槌的頂端不平整。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就是高頻率使用左踏板,使弦槌右側(cè)的磨損程度與其他地方不一致。
2.盡管弦槌頂端和側(cè)面呈直角,但是弦槌柄在運動中不在同一平面,沒有完全垂直于琴弦。
3.盡管弦槌柄在運動過程中是正確的,但是弦槌毛氈上一側(cè)有明顯擊弦溝痕。
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是,在琴弦與弦槌接觸后,弦槌柄或是弦槌毛氈的痕跡若左端或是右端沒有在一個平面上,就要追蹤到弦槌毛氈部分的運動軌跡,要重新打磨弦槌。一旦弦槌柄是垂直琴弦運動的,那么弦槌頭部也會是垂直擊弦的(當然,在調(diào)整時是會檢查弦槌是否打偏的)。總之要使琴弦和弦槌接觸不影響運動軌跡,精確對準他們的位置,能最大程度上平衡擊弦機運動的力度,也會影響到之后對弦槌的音色處理。這并不意味著排針派不上用場,不用排針不能稱得上是完美的整音工作。首先聽取顧客對于音色的需求,這樣按實際要求處理要比按理論上的完美要求更有效率。
弦槌的整理
(一)弦槌呢氈的結(jié)構(gòu)特性
對弦槌毛氈密度有特殊要求,弦槌毛氈的密度是從外到內(nèi)逐漸增加的,且增加值不是線性的,這一特點是在弦槌制造過程中形成的。可以通過改變表層的呢氈的薄厚來達到改變音色的效果。通常表層呢氈也稱為弦槌呢氈的保護層,在保護層里,越往內(nèi),聲音堅定而明亮,但不會刺耳或是尖銳。但到了保護層之下,呢氈就密度比較大并且硬,聲音就會變壞。如圖所示,9:00-11:30、12:30-3:00我們把這兩個區(qū)域稱之為弦槌的“肩部”。“肩部”的重要性就如同人的肩膀一樣,弦槌的“肩部”被傷害或是被破壞了,那么音色就要遭到破壞,將不再有支撐、有力量、有激發(fā)點和堅固的音色。
用排針刺弦槌“肩部”以及不同的位置,音色將有不同的改變(見圖)。圖中最弱音區(qū)(11:30—12::30)的位置,用排針刺后,可得到細膩柔和的聲音。用排針刺弱音區(qū)(11:00—11:30和12:30—1:00),可得到柔和延伸的聲音。用排針刺強音區(qū)(10:30—11:00和1:00—1:30),可得到有傳遞性能的、飽滿的、圓潤的、無暇的聲音。用排針刺最強音區(qū)(9:00—10:30和1:30—3:00),可得到強有力的充滿空間的聲音。
參考書目:
1.威廉·布雷特·懷特[美] 著 王可茂 譯 《鋼琴調(diào)律與有關(guān)技術(shù)》
2.H·A·捷亞柯諾夫 關(guān)肇元、金菊生和譯《鋼琴制造》[蘇]輕工業(yè)出版社 1960年版
3.赫貝特·容韓司 著 陳喜棠 譯 《鋼琴制造》[臺灣] 徐氏基金會出版 1971年版
4.劉寶利 《鋼琴整音基礎》 《中國樂器》 2005 .4期
5.《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al Instrument》
6.Voicing Without Needles Piano Technicians journal 1994 May
7.Buildings Tone In The Soft Hammer Piano Technicians journal 1994 May
(待 續(xù))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