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鋼琴生存實錄—原裝日本二手鋼琴意義何在
原裝日本二手鋼琴意義何在?
80年代初,中國鋼琴年產量才1萬多臺,2000年鋼琴產量將突破21萬臺,迄今,已突破30萬架。中國鋼琴制造家金先彬曾預言,中國鋼琴制造業用不了10年便會躋身世界鋼琴大國行列,產量和質量都會達到一個新高度,而且價格將是世界價格最低的。這一點在2010年的中國鋼琴市場中已得以應驗。
二手鋼琴早期進入我國的狀況
從世界鋼琴產銷的基本趨向。從上述地區產鋼琴的質量售價看,以德國為首的歐洲琴多為高檔琴,美國、日本多為中檔琴,韓國、中國、俄羅斯、捷克等為低檔琴,當然也生產少數的中檔琴,所形成的這種局面,同各國市場的消費能力有關。日本在制造鋼琴上,大部分零部件靠流水線式進行,所有的琴都是共性的,在數量上也比較多。德國就是純手工業,每架鋼琴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別,具有典型的個性化,因此造價也昂貴。而中國鋼琴的制造參照了日本和德國的綜合方式,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在零部件的安裝以及后期制作上全部采用人工,每架鋼琴都有自己的特點,最主要的一點,目前中國的勞動力還比較便宜,就世界鋼琴而言,價格就顯得低多了。
而對于日本鋼琴制造商而言,將本土生產的最好產品自用和輸入到歐美市場;通過合作生產和部分技術輸出,推出相應價位的產品到第三世界國家。因此強調原裝鋼琴的意義就在于此。目前進口二手鋼琴的價格是原價格的30%--50%,相當于國內多數新琴的價格。購買進口二手鋼琴的客戶都是中央和中國音樂學院等高等藝術院校的老師;還有很多是在京的專業文藝團體老師、學者及外籍人士。多數內地鋼琴整合廠在從海關提貨之前一般都要對鋼琴進行檢疫、消毒、熏蒸;在批量發售之前還要對鋼琴進行清潔、維護、機械調整、調律;對一些外觀破損的鋼琴還實行噴漆等“美容”手術。 中國樂器協會信息部主任豐元凱介紹,很多翻新鋼琴都是從日本進口的。20多年前,日本家庭鋼琴普及率達到最高,20%以上的家庭擁有鋼琴。進入上世紀90年代,日本家庭開始處理鋼琴,國內有的商家看到這種現象,開始收購鋼琴,翻新出售。
回首日本二手鋼琴,因為自70年代起,日本二手鋼琴業就起步,許多二手鋼琴業者前身是其他品牌鋼琴制造者,將經營YAMAHA、KAWAI二手鋼琴作為其業務的延續,加上鋼琴的相關技術以及配件的完備,使顧客能買到很漂亮而且品質很好的二手鋼琴,許多經過重新整理再生的二手鋼琴,品質幾乎和新琴一樣好,而最關鍵的還是,價格比新琴便宜一半。
到80年代起,日本二手鋼琴開始出口全世界,首先是美國,歐洲,然后繼續進入東南亞等重要鋼琴市場,勢如破竹。以臺灣市場為例,在90年代間完全擊敗臺灣鋼琴工業,占據了50%以上市場份額。日本二手鋼琴進入中國始于90年代,因為市場消費力原因,成為中高端地位,由于國內鋼琴價格低廉,日本二手鋼琴恐難有較大作為,但畢竟還是受到專業人士的喜愛,并通過顧客的不斷推薦傳播,形成了一定的顧客群。目前在上海北京較有規模,在同樣經歷了慘烈的價格戰后,價格逐漸走入正常軌道。
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