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國寶級的骨頭……
-一個癡迷于玩骨頭的人……
-一段破解遠古謎團的傳奇歷程……
在內蒙古赤峰紅山邊上,曾發現了許多玉制的器物。除了這些稀世珍寶,赤峰的興隆洼遺址還出土了八千年前的石器、陶器、骨器等四萬多件文物。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觀看出土古人頭骨時,一位日本教授突然發現了一個無法解釋的現象——遺骨的牙好像被磨過。在這個日本教授離開后,一位陪同參觀的中國專家開始全力研究這些國寶級的骨頭,一個又一個驚人的秘密由此破解……
這不是一段普通的骨頭,它其實是遠古部落首領才能擁有的神秘樂器
誰在8000年前牙齒上打了倆洞
陪人參觀看到了千年之謎——
一天,一個日本教授,帶著幾名助手,走進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工作隊的庫房。他們說,仰慕中國出土的8000年前的文物,尤其是想瞻仰8000年前中國祖先的遺骨。領導把陪同日本學者考察的任務交給了內蒙古赤峰學院古代文學教授席永杰。
雖然席永杰是陪同日本考察團,但對他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在觀看出土古人頭骨時,日本教授突然發現了一個無法解釋的現象——遺骨的牙好像被磨過了。
原來,在這具8000年前的頭骨的一顆下牙上,有一個深深的洞,這個洞引起了人們的好奇。為什么旁邊的牙齒都完整如初,唯有這顆牙齒上有一個大洞?席永杰連忙翻看頭骨的上牙,發現上牙同樣的位置,竟然也有一個同樣的大洞。
究竟是什么人在珍貴的頭蓋骨標本上打了兩個洞呢?難道這是古人自己在牙齒上留下的痕跡?日本學者沒有深究,放下了這具頭蓋骨。但席永杰卻感到這可能是個重大發現。
事后席永杰說,這個牙洞很深,洞的周邊很光滑。光滑說明是人磨的。他說,“我得過牙病,這跟我當年磨的那個牙一樣。”
席永杰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推測:這會不會是古代人治牙的時候,留下的手術痕跡呢?如果是,那就太激動人心了。8000年前的祖先,他們的治療原理、手段、技術竟然和8000年后的今天,沒有太大的區別。這要是真的,那可不僅僅是改寫中國歷史,而且是要改寫世界歷史。
這就是興隆洼遺址,無數秘密的源頭
這真是古人治牙留下來的
牙科專家出具鑒定書——
考古工作隊的人告訴席永杰,這兩個洞,肯定不是他們在出土過程中人為打的。也就是說,這兩個洞在8000年前就有。席永杰決定,去請教牙科大夫,是否可能是古人人工鉆出的牙洞。
席永杰來到內蒙古赤峰學院附屬醫院,這里有全內蒙古最好的口腔科醫生。當呂廣輝醫生把頭蓋骨放到牙科顯微鏡下,用專業顯微鏡對準這兩顆有洞的牙齒時,席永杰的心一下子變得非常緊張。
呂廣輝看第一眼就說,這個應該是經人治過的。牙里面的神經疼得厲害時,殺死神經,把神經掏出來,就不疼了,跟現在醫院治療牙的理念一模一樣。
這樣的發現,讓從醫20多年的牙科主任呂廣輝也非常吃驚。他趕緊把這個8000年前的頭蓋骨送到了放射科和CT室,給這位8000年前的古人,來了一次全面的體檢。
整整一天,醫院越來越多的醫生,都趕過來參加這個罕見的頭蓋骨牙齒的診斷。專家們運用3.5倍頭燈放大鏡、口腔科顯微鏡、X線牙片圖像、全頜曲面體層X線圖像、64倍螺旋CT掃描圖像等最先進的手段,把這兩顆牙齒里里外外檢查了一遍,最后,得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鑒定書。
席永杰說,太了不起了,八千年前的牙醫就這樣產生了,這說明在那時候已經有人治療過牙,治牙的這個人就是牙醫。
這一發現讓中國考古界震撼了。
古人在八千年前就會治療牙痛,跟現在的治療手段一模一樣
黃帝之前有無樂器——
愛在骨頭上鉆洞的古人又留一謎
但是,老席還是不滿足,他把眼睛又盯在了興隆洼出土的那4萬件文物上。他認為,這里面一定還有更加驚人的秘密。
一天,席永杰在研究興隆洼遺址的出土文物時,突然注意到一個編號為166號的房屋遺址。因為這個房子里,有一個居室墓,墓里面埋著一個人,這人的胸口戴著一塊用人的頭蓋骨做成的牌子。
席永杰想:這個人為什么把小孩的頭蓋骨擱在這個地方?
在整個興隆洼村落遺址里,出土了三件頭蓋骨飾牌。考古專家告訴席永杰,在8000年前,凡是擁有頭蓋骨做成的牌子的人,必定是身份高貴的部落首領。這種用人的頭蓋骨做成的牌子,并不僅僅是裝飾品,更重要的是祭祀時使用的法器。也就是說,166號房址的主人,不是一般的百姓,而是8000年前整個地區部落的領袖人物。
看到這件用人的頭蓋骨制成的面具牌子,席永杰意識到,在這座編號是166的房屋里,一定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東西。他找來了166號房址的所有挖掘材料。除了散落的陶片外,大量用骨頭做成的鋒利武器,讓席永杰更加確信166號房屋遺址的主人身份貴不可言。其中有一件文物,讓席永杰感到很奇怪。
這是一根骨頭,兩頭都已經殘缺不全,但是中間有5個眼。五個眼的距離,各不相同,但是排列又非常有規律,肯定不是隨隨便便胡亂鉆成的。有了上回研究牙齒的經驗,席永杰知道,8000年前的興隆洼人,特意在骨頭上鉆眼、打洞,有可能是重大發現。他到考古隊想親眼看看這件骨頭做的文物,沒想到,考古隊告訴他,這東西已經被確認為國家一級文物,調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保管了。
席永杰聽說后,馬上來到北京,找到了當年挖掘興隆洼遺址的專家。專家告訴席永杰,這可能是個骨哨,古代打獵的時候,用來引誘獵物的。席永杰感到似乎有些不對,但又說不出來是哪兒不對。
回到內蒙古后,一天,席永杰在學校里看到兩個正在練習器樂的學生,老席突然明白了什么。
席永杰想,那件文物如果是哨,用不著那么多眼,每一個眼發一個音,眼多發的音就多,發音多自然就能奏出旋律來,它應該是一件樂器。現代笛子有6個孔,那個骨頭上有5個孔。而且,5個孔和現代笛子上的6個孔非常相似,每個眼之間的距離都不一樣,這樣就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這個東西會不會是一個骨笛?
大家一般都認為中國的音樂包括樂器產生在黃帝時代,黃帝時期距今五千年左右,如今突然看到一個八千年前的樂器,席永杰的心情能不震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