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連續參與行業數據統計的企業分布看,2009年統計的18家企業中,北方有河北企業5家、天津企業3家、北京企業4家、山東企業2家、遼寧企業1家,南方地區有上海企業1家,浙江企業2家。因西管樂器行業特點,綜合投資規模、勞動力成本等因素,中國西管樂器制造企業在地域上,多集中于中國北方地區的河北、京津一帶,且企業數量和生產規模均呈穩定增長。
2009年,京津和河北地區西管樂器企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78.7%,出口占全國出口總量的80.9%,仍為中國西管樂器產品的主要生產與出口地區。作為老工業基地,遼寧、山東等地的西管樂器制造歷史較久,具有良好的生產技術基礎,企業數量和生產規模變化不大,行業規模趨于穩定。近年,浙江、上海等省市的西管樂器制造趨于活躍,基于西管樂器以出口為主的產業形態,以優于其他地區的資本和外貿條件,逐步占據中國西管樂器出口的重要份額。
目前,西管樂器行業中,從企業所有制形式劃分,是包括民營、私營、股份制、集體、合資、外商獨資、國有等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其中民營企業產量超全國總產量一半以上,產量、出口額均占據行業主體地位。從發展趨勢看,發展多元化的股份制形式,即突破獨家投資的封閉性,積極引進多方投資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將在行業資本中占主導地位。
分析目前企業的發展狀況,由于2009年經濟危機的巨大沖擊,中國西管樂器制造業繼續洗牌,個別企業的生產和出口形勢面臨重大挑戰。而有些企業則借助長期積累的技術、品牌或資金優勢,化危機為機遇,在09年實現企業的重大突破,為西管樂器行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經驗借鑒。從整體看,2009年管樂器制造企業仍面臨很大的生存壓力,資金、技術與人才競爭都更加激烈,而企業自身對新產品、新技術的重視與加大投入,使近年行業利潤微薄之勢有所改觀,產品出口貿易金額逐步提升。由經濟危機所引起的國際市場需求減低,也給企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國際市場競爭與“準入”制度發生新變化。
(來源:中國樂器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