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的撥弦工具有假指甲與真指甲。一開始,彈箏者多用自留的真指甲撥弦,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現在。但真指甲撥弦,雖靈活方便,缺點卻也不少。如:
1。你要真能那么有定力留指甲——服了,別說別人看著不雅觀,不衛生,自己吃飯時看著那么長的指甲都覺得惡心!!!
2。真指甲的厚度不夠,發出的聲音音質單薄,尤其在低音區音質特別的輕飄。
3。撥弦角度受局限,難以修整出最佳角度,影響了音色和技術的發揮。
4。真指甲容易斷裂,你想想,如果演出的時候指甲斷了,你不當場拿起古箏拍死自己嘛???丟人那!
因此,隨意修整的假指甲就誕生了。假指甲,也稱義甲,古代已用,箏以真指甲演奏,稱為箏;以假指甲演奏,稱為彈箏。據記載,遠在晉代就有:"彈箏以骨爪寸余,以代指也"。杜甫詩中也有"銀甲彈箏用"的句子。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假指甲的好壞對箏的演奏至關重要。 制作假指甲的材料有多種:有用賽璐璐片的,有用彈性尼龍片的,也有用穿山甲片的,還有用塑料片、玳瑁片、銅片、鐵片和骨片的。近來還有人用鋼絲制作的。最為常用的事玳瑁指甲。玳瑁指甲發出的聲音亮而不燥,較有彈性。
固定假指甲的方法也有多種:有用氧化鋅膠布纏在手指上的,有用皮套套在手指上的,也有將假指甲卡在真指甲上然后纏以膠布的。假指甲的使用方法也不盡相同:有的戴在手指外側,有的戴在內側。
所制作的假指甲形狀也有所不同:有類似真指甲的,也有長而尖的。
戴假指甲的數量有多有少。可戴六個,即雙手大、食、中指各一個,也可戴三個,即右手大、食、中指各一個;還可戴八個,即雙手大、食、中無名指各一個;或戴九個,即雙手大、食、中、無名各一個再加上右手小指一個。這些依各人的演奏習慣和需要而定。
假指甲現在琴行等地到處都有的賣,那如何挑選指甲呢?
現在最為常用的玳瑁指甲表面是兩種顏色相間的,我們在挑選的時候:首先,要看指甲的大小是不是適合選購者手指的長度.第二,看指甲兩邊的弧度,雙面弧用起來比較順手,第三要看兩種顏色的分布是否均勻,黑色太多或者太少都不好.
當然,如果您心靈手巧,又喜歡現在流行的DIY。那您可以跟我學,自己動手做指甲。真的很好玩,也很有成就感。
到底, 如何制作古箏指甲?
1.去中藥店買些穿山甲片或玳瑁片(千萬記住:要那種不經炒制的),挑些顏色淺,厚度和硬度較好的,我因為怕第一次磨不好,所以買了10來片。
2.用小刀在甲片上輕輕劃出適合你自己手指大小的形狀。
3.然后用小鋸片小心地鋸下。
4.找塊磨刀石沾上水,將鋸下的甲片放到石上磨,直到適合自己為止。
雖然很有成就感,但經過第一次打磨的指甲帶上撥弦時,總會限制、影響到音質。所以,要做一副好的、適合自己的指甲,就要經過不斷的使用和打磨。千萬要有耐心,不然,我建議:您還是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