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琴重奏是揚琴眾多演奏形式中的一種。它是一種互補、互助、互長、互動的表演形式。它需要高度的“聽覺”能力、“理智與情感”間的協調能力與配合默契的協作精神。同時強調整體的勻稱、均衡和統一,要求在起奏、分句以及色調的細微變化等方面都達到準確、協調,演奏者之間保持高度的默契的相互配合,應避免個人的炫技。一位偉大的音樂家曾說過:“只有積極參與伴奏、重奏的藝術實踐,才能成為一名出色的獨奏演員!彼,我們應在平時的教學中充分重視重奏訓練。
首先,把重奏訓練作為培養學生伴奏與合奏能力的重要環節。揚琴在我國民族器樂表演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民樂合奏中,揚琴通常是以民樂的核心面貌出現,掌握著樂曲的力度、速度與情感表現。此外,揚琴還因其較為中和的音色和音域寬廣等特點,擅長演奏和聲效果,成為民族器樂中最為常見的伴奏樂器。由此可見,能熟練地勝任各種合奏和伴奏是學習揚琴的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練習揚琴重奏來培養學生整體協作、默契配合的能力。
其次,音樂表演是要以對基本功的熟練掌握為基礎的。如果我們能在日常的揚琴基本功訓練中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適當加入一些重奏訓練,那么,我們不僅可以使枯燥的基本功練習變得更加生動,而且可以通過與他人的合作檢查自己的基本功的掌握情況,從而在練習中培養良好的定位感。這其中包括對于音位的定位感,對于觸弦位置的定位感等。而這種良好的定位感直接影響了揚琴演奏的準確性、力度、速度以及演奏的音色。
回首揚琴幾百年的發展,中國揚琴不僅保留了原來的演奏形式,更是發展成為擁有八大傳統流派、十大類型技巧,以及大量優秀樂曲和一大批專業揚琴演奏家、教育家的中國揚琴體系。在這個體系中,除了我們常見的獨奏、合奏、伴奏等演奏形式外,揚琴重奏應該以其獨特的魅力與其他演奏形式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揚琴重奏不僅使揚琴自身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也使得揚琴在與各種樂器的合作之中體現出新的藝術魅力與藝術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