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時演小列兵
1960年,郭祥義在聯合招生時被選中后,河南省歌舞團(現河南省歌舞劇院)、河南省話劇團、河南省曲藝團全都看上了郭祥義這根優秀的苗子,歌舞團想要郭祥義去當歌唱演員,話劇團想讓郭祥義去演話劇,曲藝團想讓郭祥義去說快板書。當時的郭祥義還很年輕,自然不清楚該如何對自己的未來定位。因此,陰差陽錯,郭祥義最終被分到了河南省歌舞團當上了一名歌唱演員。郭祥義在歌隊的工作也是非常艱辛,郭祥義不知道如何正確運用氣息,只是用嗓子喊著唱歌。但他的嗓子非常有先天優勢,又脆又亮,多高的音都能飚上去。但從技術角度,并不是很得法。作為一名演員來說,郭祥義的身高成了他的先天不足。英雄人物都是選擇魁梧高大者,而他只能是演配角,頂多也是個重要角色的后備B角。只有等A角因病或其他重要原因不能出場時,他才有機會充當替補。
與彭麗媛演出歌劇《白毛女》劇照一
1964年,中國歌劇舞劇院為了培養青年演員,在全國范圍內招學員。他們來河南省歌舞團觀看演出以挑選人才,默默無聞的郭祥義并不知道這個消息,一如往常地挎上盒子槍充當著A角的警衛員。當時舞臺上的演員此起彼伏、百花爭艷,郭祥義仍是充當著最不起眼的配角。但是,招生的老師認真地觀看完演出后,問歌舞團的領導:“那個挎盒子槍的小警衛員是唱歌的還是跳舞的?”團長說:“唱歌的。”“那明天讓他來唱歌給我聽聽。”因為郭祥義在團里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角色,團長舍不得放主要演員,一看對方看中的是郭祥義便欣然答應了,當天晚上就通知了郭祥義和后備人選。第二天,郭祥義與其他的人都分別唱了歌,招生的老師滿意地說:“就要那個挎盒子槍的小警衛員。”此次中國歌劇舞劇院在河南省只選上了兩個人,郭祥義就是其中之一。
與彭麗媛演出《白毛女》二
此時,郭祥義已經21歲,對北京充滿了向往,也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明確的追求,便很高興地跟著老師去北京復試。這次復試非常復雜而繁瑣,經過了若干輪淘汰,就連即興小品也考了好幾次,最后郭祥義這個“挎盒子槍的小警衛員”過關斬將,終于被錄取。中國歌劇舞劇院在全國多個省的專業院團中共選擇了八名年輕學員。
與彭麗媛演出歌劇《白毛女》劇照三
當時中國歌劇舞劇院的院長是馬可,中國音樂學院的院長也是馬可,他看著這些年輕的學員,說:“你們這些小年輕這么小,還是先去中國音樂學院學習一段時間吧!”。于是這幾個年輕的學員就到了中國音樂學院進行學習深造。郭祥義也開始了在音樂上的專業學習。在音樂學院里他刻苦努力,認真學習,從而奠定了以后在音樂之路上堅實的專業基礎。
1964年,21歲的郭祥義并沒有真正到中國歌劇舞劇院工作,而是陰差陽錯地來到了中國音樂學院深造。不知是命運使然,還是天助良才,正是這次偶然,才成就了郭祥義日后數十年的輝煌…… (記者 狐貍 編輯 曹雪媛 閆景真)
相關鏈接
點擊進入 視頻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