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心,作為素質教育一項重要內容的音樂教育已被人們所重視。人們注意到從小接受良好的音樂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開發思維能力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而音樂考級活動的開展對青少年學習音樂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對他們學習音樂過程的一種檢驗和考核。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是開展社會音樂考級最早的權威機構之一,筆者作為該會古箏考級評委之一,綜覽了全省古箏考級的情況,現就近年來古箏考級的狀況作一簡單的回顧、評述。
總體上看,這幾年古箏考級的成績不夠理想,優良以上成績達不到17%,且還有近8%的不及格率。各級別的情況有所不同,1-4級的情況較好些,考生大多比較注意彈奏的基本方法和讀譜的準確性,樂曲的演奏較完整,演奏姿勢也比較好。不足之處是普遍不注意音樂的內涵和音樂形象的塑造,如四級的曲子《漁舟唱晚》,許多考生未能領悟到樂曲所描繪的景象和意境。五級以上的考生問題較多,這主要表現在盲目跳級,有的學生只學了一年左右,就報了五級、六級,這種情況需要教師和家長正確的心態去引導學生懂得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拔苗助長只能適得其反。
在演奏方法和姿勢上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有些考生在演奏上雙肩不能自然放松;有的手臂抬得過高,幾乎吊起來演奏;有的卻手腕凸得很高,肩膀和手臂卻死命的往下壓,這些都屬于不良的演奏姿勢和方法,會影響技巧的發揮和運用。在觸弦問題上,有些學生的觸弦角度不正確,這主要體現在食指的"抹"、"托",不是用"義甲"的甲面來觸弦,而是用"義甲"邊緣來觸弦,這勢必造成沙啞的聲音和雜音。在彈奏的時候,腕、掌關節的放松是十分重要的,而有的學生卻非常僵硬,使得手指的觸弦關節沒有彈性,這不僅會影響音色的美,同時也會影響到演奏的速度。這一類的考生為數不少,希引起老師們的注意。
演奏技巧的不過關,也是近年來古箏考級成績不理想的重要原因,這一問題在高級別上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基本功不扎實,如有的考生演奏的速度上不去,達不到曲子要求的速度,或者一到節奏稍為復雜一點就亂了。有的是雙手演奏配合不協調,有的是左手按滑音不到位。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也是與盲目跳級相關聯的。
再者,視奏水平也不盡人意,有待于提高,許多考生對節拍和節奏不太注意,有的是沒分清左手的上、了滑音,也是影響考級成績的原因之一。希望在平時多加強視譜的訓練,視譜時盡量把譜上的所有的記號都做準確,這樣才能提高視奏的能力。
古箏考級是為普及音樂教育而建立的,是面向古箏愛好者的,目的是為青少年的學習能朝著健康的道路前進,因而必須堅持循序漸進,不要盲目跳級,不要把學習音樂變成一種苦差事,要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更好成績。
黑檀木——一般市場價6000以上 黑檀木屬于高級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貴木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