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音在薩克斯管演奏中是很重要的一個技巧。它大體可分為單吐、雙吐、三吐和彈舌等幾個類別。正確的吐音方法是在口型沒有任何變動的情況下,獨立自由地控制舌的前部。斷音:也就是音的斷式演奏,就其基本的形式來說是起音和收音的快速反復過程。管樂演奏者往往把吐音和斷音混為一談。斷音指示出音是分割斷開的,而吐音則是獲得這種分割斷開的手斷。只有正確使用吐音,才能獲得正確的斷音。這一點需要注意。
吐音音節
薩克斯吐音采用的發音音節有三個,它們是"突(to)、嘟(do)、拉(la)'。
1、"突"式吐音:一般情況下、演奏干脆的斷音以及快速樂段時,最常采用的"突"的音節。這個音節在吐音時可以增進動作的穩定性且動作簡捷,所以,這個音節應作為吐音的基本音節。
2、"嘟"式吐音:聲音柔各而且更加富有連貫風格。這種吐音常用于抒情旋律樂段的斷音和連斷音的演奏。這種吐音要舌頭放平一點。舌頭的頂端更呈圓形一些,起音的動作可以更加輕柔。必須注意防止碰擊到哨片平整的底部,不然的話就會發出模糊的"斯-斯(th、th)"的音。
3、"拉"式吐音:這種吐音雖然很少用,但在演奏某些特殊樂段時還是很有用處的。舌僅僅需要輕輕掃一下哨片的頂端,發出的斷音越輕輕越好--實際上這種效果只能感覺出來,不一定能實際聽到。這種吐音的動作需處理的極其靈巧微妙,這需要很多的練習才能掌握控制它。技藝高超的演奏家采用這種吐音方法以充分展示他們的藝術特長。有些演奏家甚至可以使舌只接觸哨片的一側。
練習吐音時要時刻想著和吐音動作有關的一些要點。這些要點是:
1、舌移離哨片時發出聲音。舌是用來防止哨片振動的,而不是使其振動。
2、當快速吐音時,哨片部位上的氣流支撐要保持不變。要有把氣壓保持在口腔前部的意念。
3、只需在哨片的頂端輕輕一點就可以停止哨片的振動。用力過猛將會造成對哨片的"撞擊",并且出現缺乏音樂味的起音效果,其原因是哨片不能馬上正常工作。
4、舌的動作要短促有力,只運動舌的前部,舌的動作過大會改變口腔的容積和形狀,這樣不僅會延緩舌的動作,而且會使聲音失常。
5、動作帶有節奏性是提高速度的基礎,在練習斷音中,節拍器是個非常有用的輔助工具。
6、只有在解決了一個斷音音階和樂段的技術難點、才能夠以準確的節奏流暢演奏它們。否則在好的吐音也沒有用。
7、吹奏吐音必須要有氣息支撐。就像打"水漂",物體在面上跳動就如舌頭,而水就好比氣息。沒有了水也就打不起"水漂"。同理,沒有了氣息,也就不會有好的吐音。
8、吐音口型和咽喉部的肌肉要保持松馳。無論是演奏斷音還是抒情樂段都應采取相同的姿勢。
由于舌的肌肉組織復雜而且需要保持良好的狀態,因此,如想獲得耐久力和提高速度,則需要日常堅持做斷音練習。
雙 吐
雙吐:是在單吐的基礎上加上喉部的"庫"音,兩者不間斷發音而形成的"吐庫"的吐音方法。我們通常稱之為雙吐。在薩克斯上演奏雙吐需要交替使用兩種截然不同的起音和收音的方法。"庫"音的發音控制部分主要是喉部的肌肉,所以要先從喉部肌肉練起。必須把喉部肌肉練得能夠在收縮和伸展時不影響口型的壓力。發出的音要結實、音頭要干凈。要避免發出"含糊不清"的音。剛開始練習是可能會出現"吐"和"庫"的力度或音高不同,即"吐"音強、高;"庫"音弱、低。這樣是好的,要慢慢練習,直到兩個音的力和強度一樣為止。
雙吐就是在單吐的速度達不到樂曲的要求時才用的一種技巧,所以也具備吐音的一切特點。演奏時要給人以像是極快的單吐音的感覺。吹奏雙吐更注重氣息的運用,一定要有氣息作為鋪墊。不能斷開吹奏,這樣會影響速度和力度的控制。
三 吐
三吐也叫三重斷音,理論上同練習雙吐相同。方法都一樣,只音節轉換不同,也就是一個單吐加一個雙吐。一般用于比較歡快、活潑的音樂中。根據節奏的不同,一般分為有三種:
1、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吐吐庫)
2、前十六分后八分音符(吐庫吐)
3、連音符(吐吐庫或庫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