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琴是近代先進的電子科技產品,它的鍵盤原理和鋼琴是一樣的,只是它的發聲系統則是由電子線路來操控。隨著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琴的功能、型號也日新月異的發生著變化。因為它具備有豐富的音色、節奏,可以滿足各種音樂的效果要求。所以,當前影視作品中的音樂制作早已離不開它了。
電子琴正在以它特有的演奏功能和迷人多變的音響效果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喜愛。因此它已成為普通百姓用來豐富音樂生活,提高音樂修養的樂器。所以電子琴也自然受到了廣大家長和學生的歡迎,成為目前對少年兒童進行音樂培訓、提高音樂素養、開發幼兒智力的首選樂器。但在這一熱門藝術普遍流行的同時,也使許多家長陷入了困惑。怎樣才能配合老師正確輔導孩子學琴,便成為琴童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
一、 固定家長陪課
對于年齡較小的琴童而言,必須固定一位家長陪孩子上課。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漸漸地也就入了門,由不懂逐步變成一名稱職的家庭助教。 家長陪課最忌諱的是不能固定一位家長陪同!這節課由媽媽陪,下節課又換成爸爸陪,再下一次又變成奶奶陪....這樣的陪課結果只能是:孩子在家練琴時一旦出錯 , 由于每位家長都沒有學到系統的音樂知識,所以都無法對孩子進行正確地指導、糾正,致使孩子在彈奏中的錯誤未能及時得到指正,等到老師那里回課時,錯誤的彈奏已變成了習慣動作,糾正起來非常困難,致使孩子在學琴過程中時常走彎路,漸漸地孩子便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最終只好不了了之。
二、家長要持之以恒
時常聽到有些家長說,我們不懂音樂,我們家的人都沒有音樂細胞.......其實 孩子學琴,與家長懂不懂音樂關系不大,關鍵是家長要有毅力。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堅定信心、持之以恒,要把這學習過程當成培養孩子意志力的絕佳機會,使孩子從小就懂得:做事要有始有終。如遇到一點小事就請假,經常缺課,那么孩子學琴也就會滿不在乎,漫不經心,興趣會漸漸消失。以后孩子無論做什么事情,遇到一點困難時就難免會想到要退縮,失去進取心;如果家長能做到風雨無阻,認真對待每一次授課機會,孩子自然也就會重視起來,學琴的興趣會隨著成績的積累而越來越濃。在學琴過程中,不斷地體驗到克服困難后取得成績的那種成就感,會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堅韌不拔的毅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培養。
所以我們常說:孩子能不能成材,全看家長能不能堅持。
三、認真做好筆記
由于孩子年齡小,記憶能力尚在培養中,所以,家長陪課時還需準備一個專用筆記本,每當老師講到一些樂理知識,家長應及時筆錄,以備日后查閱。在上課期間,老師是面對所有孩子講課,對每個琴童的具體指導是極其有限的,這時就需要家長將老師的輔導做較詳細地記錄,以后在家輔導孩子時可以提醒自己。這樣,才可避免孩子在學琴過程中走彎路,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最佳保護和提高。
四 、 汲取老師的授課方法
在上課的時候,家長要重視老師在孩子彈奏過程中,對有問題的地方是如何指導的,同時還要注意觀察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問題,老師對這個問題是采用什么方式糾正的。陪課時,家長要特別留意老師有時為什么會在某一個樂句或是一個小節上,對學生進行反復訓練?在針對每個具體問題時,老師都采用了哪種方法,本課學習有哪幾個重點,老師是怎樣輔導孩子解決這些難點的。在日后的輔導中,家長最好模仿老師的方法。這樣做,比單純地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從頭到尾重復彈奏效果要好的多。
總之,父母應該做好孩子學琴過程中的幫手 ,不能撒手不管,聽之任之;或是包辦替代:替孩子認譜,替孩子唱樂譜,替孩子拍節奏,這樣下去,孩子會養成依賴心理,不愿動腦,一切等著家長來指揮,在學習過程中失去主動性。這樣輔導的結果是家長累得要命,孩子取得的成績卻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