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的回暖,人們的口袋里開始有了閑錢。于是,那些望子成龍的父母們開始加大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力度,電子琴再次成為藝術教育投資的熱點之一。據業內人士估計:今明兩年,電子琴的消費將恢復至歷史的最高水平。但是恢復決不等同與簡單重復,在面對諸多的利好消息的同時,我們有必要對電子琴及其教學進行重新審視。畢竟,電子琴不是一件簡單商品,不是只要具備健全的四肢和感官就能使用的工具,它是一種必須經歷一定的訓練才能掌握的樂器。
電子琴作成為樂器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中國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光景。電子琴市場從無到有,從無序到有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作為一種樂器的衍生物---電子琴教育,也成為整個音樂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為制造音樂人口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當我們以理性的態度審視電子琴教育的時候,卻深切感到了其中的缺陷和隱患,它們使得電子琴作為一種樂器沒有取得應有的地位。這種缺陷和隱患的存在,至少減緩了電子樂器在中國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它成為家長們等而次之、無可奈何的選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廉價藝術教育的代名詞。
在歐美、日本等流行音樂發達國家,電子琴、電子合成器是作為一種獨立的樂器種類---鍵盤(KEYBOARD)而存在的,它有著自身獨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據美國人的調查表明:得益于全球最發達的電子樂器制造工業,日本兒童成為世界上音樂素養平均水平最高的孩子。然而,電子琴教育在中國甫一出世,就誤入歧途。
中國目前絕大多數的電子琴教師,原本從事鋼琴的演奏和教育工作,他們大都有著較強的敬業精神和作為教師的責任感。在整個社會對電子琴這一新型樂曲的認識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逐步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子琴教學模式。但由于自身的知識結構的偏差和缺陷,使得他們在成為專業電子琴教師的時候,不能真正領會電子琴所具有的內涵。因為這些教師本身就沒有受過作為一種獨立樂器的電子琴的全方位的教育,而僅僅經過一些短期培訓,使他們轉業成為電子琴的專業教師,因此,他們想當然地將鋼琴教學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移植到電子琴教學中,從而使得電子琴在中國成為鋼琴的替代物,而不是一種獨立的樂器種類。這種教學思維,促成了人們(尤其是家長們)對電子琴的現有的錯誤認識。由于最廉價的電子琴與最廉價的鋼琴之間的較大的價格落差,也由于現有的電子琴教學的表面的高效,使得很多家長在為其孩子選擇樂器時,更多的是從低廉和速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不是樂器本身的特點。受到這種教學理念的主宰,教學向技能訓練嚴重傾斜,而輕視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和表現力。而教師在選擇教學和推薦用琴的時候,往往傾向于功能簡單的型號。確實,僅僅從手指機能的訓練角度來講,功能復雜的機種和功能簡單機種之間并無本質區別,相反,選擇一款簡單的機型,倒是能省卻教師本人掌握上的麻煩。一段時間,YAMAHA的KB-200型電子琴(這一款一流公司的三流產品),被爆炒至3600元的高價,這一價格與其價值嚴重不符的現象,就是這種教學理念在市場上的最無情的反映,它致使廠家和上家賺取了出乎其預料的、巨額的鈔票。我們必須看到,廠家不厭其煩地開發新的功能,固然是出于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但同時也不斷豐富著電子琴的表現力,而這點恰恰在我們的教學中被嚴重忽視,這種教學方式有淪落為手指體操的危險,這就使得YAMAHA不斷地針對中國市場,設計、制造其平庸的KB系列產品。而我們現在應該認識到,YAMAHA公司的最出色的電子琴是PSR系列,它的優良品質毋庸質疑,只是它的復雜的操作功能,使得我們的教師眼花繚亂,疲于應付。筆者曾經親眼目睹,在法蘭克福的音樂展上,一位YAMAHA公司雇傭的服務生怎樣使得一架PSR系列的電子琴展現出令人驚嘆的表現力,這種表現力在國內是難以想象的,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學的傾向性問題。 我們可以將電子琴的演奏技術分為手指彈奏技術和功能操作技術兩大部分,后一個問題在前面已作了一定的闡述。就入門和一般演奏的要求來講,電子琴所需要的手指彈奏技術的難度,與鋼琴是無法相提并論的,就是說,它的門檻較之鋼琴確實要低得多。我們的教師在這部分的教學也的確有獨到之處,并且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是否因為電子琴的門檻較低而降低了身價?答案是否定的,而真正要找到問題的答案,就要依賴于我們對它的認識程度。 電子琴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所蘊含的豐富的音樂元素,這是任何一種傳統樂器所無法比擬的。這些豐富的音樂元素包含哪些內容呢?對電子琴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即使一架最低檔的電子琴,也具備豐富、多樣的音色,每一種音色就是一種樂器。不僅如此,任何電子琴都具備任何傳統樂器無法想象的自動伴奏(AUTO ACCOMP)系統,這個系統是由一系列不同風格的自動和弦節奏所組成。而每一種自動音樂節奏,本身又是一種音樂風格類型。可見,電子琴所能向我們提供的音樂信息,是何其巨量。
既然電子琴具有如此巨量的音樂信息,那么它除了能讓我們掌握手指的彈奏技能以外,還能學到哪些音樂知識呢?就拿音色來講,鋼琴是我們的電子琴老師最熟知的一種音色,他們當然能教會學生彈得象一架真正的鋼琴,那么我們的老師有沒有教會他的學生彈得象一把真正的吉它,而不是僅僅是一種換了吉它音色的鋼琴。其實這種掌握模擬各種樂器的彈奏技巧,是電子琴作為KEYBOAD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而學生掌握了這種彈奏方法以后,自然而然會成為一位合格的鍵盤手。現在整個流行音樂界鍵盤手的嚴重匱乏,很大的原因是我們的電子琴教學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另外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們的老師過于傾向強調鋼琴、小號、黑管等傳統樂器的逼真度,而忽略其它音色的存在。這是因為這些老師對作為電子琴內在動力基礎的流行音樂知識的無知,并且由于這種無知,對廠家和和學生產生了嚴重的誤導。其實,人為地區分音色的主次的作法,是毫無必要的。不能想象:一架鋼琴音色出眾,而其它音色差勁的電子琴會成為一架優秀的產品。而整體音色的優劣,才是評價一架電子琴好壞的重要方面。而就技術本身而言,盡管隨著音源技術的快速進步,對傳統音色的逼真度在迅速提高,但與真樂器的差異會永遠存在,不可逾越。但是電子技術卻能創造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聲音,而恰恰是這種電子合成的音色,最能體現人類的創造性,也最能激發演奏者的想象力。
而自動伴奏系統,則更加體現了人類電子技術和藝術的完美結合。它所表現出的樂隊的效果,是任何傳統樂器所無法企及的。一旦學生開始學習自動伴奏的運用,他即刻就進入了多聲部音樂的領域。這是一種何等美妙的創意!然而,它的魅力還不止這些。前面我們已經提到:自動伴奏系統是由一系列不同風格的自動和弦節奏所組成。而每一種自動音樂節奏,本身又是一種音樂風格類型。比如,在選擇JAZZ風格的節奏為一首樂曲伴奏時,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JAZZ音樂的知識,進而至少使學生掌握怎樣將一首現成的樂曲進行變奏,使之成為一首真正的JAZZ樂曲,而不是僅僅機械地套上JAZZ音樂的伴奏就完事了。同樣,同一樂曲可以進行拉丁化變奏、舞曲化變奏。這是一種何其有趣的工作!問題是我們的教師本身是否具備了這種能力。
讓我們再來看看電子琴所能達到的藝術境界吧!
世界上有一類人被稱為電子琴演奏家,他們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呢?他們要兼有鋼琴家的技能、作曲家的才華、工程師的敏感。不過,這樣的要求看來對一個普通學生來講有些遙不可及。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將和聲、對位、曲式、配器的知識作為教學的一部分,卻是延續學生演奏生命的根本途徑。因為,學電子琴的學生不象學鋼琴的學生那么幸運,即使你一輩子都只會照本宣科式地彈奏,都不愁找不到樂譜,因為大師們為各個級別的鋼琴手準備了幾輩子都彈不完的現成作品,只要你有相應的技能和足夠的精力。所以對于一般鋼琴學生來講,創造力并不是個根本性的要求。然而,電子琴是一種不可能將其內容(這種內容包含音樂元素和功能設置等諸多方面)完全固化的樂器,它緊隨電子技術和音樂風格的發展而更新,所以它本質上不可能產生對任何品種的電子琴都普遍適用的樂譜,所以,想象力和創造力就成為電子琴演奏的生命。故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電子琴教學中的一項根本性的目的。這樣,就不至于使得很多學生在考完十級、離開老師以后,其演奏生涯就此終結了。
需要提及的是:目前國內有一種強烈的要求在電子琴里載入中國民樂音樂元素的呼聲。這種要求本身不是錯誤,因為中國民樂本身是一個巨大的寶藏,它無疑會有助于豐富電子琴的內容。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電子琴其實是流行音樂的工業化產物,它適合于表現具有較強節奏性的、結構嚴密的、重復性較強的音樂語匯,這恰恰是流行音樂的強項。所以就中國民樂的特點而言,電子琴所能表現的中國民樂,一定是一種被流行音樂化的民樂,也就說只能是一種偽民樂。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講:流行音樂是電子琴的主要音樂語言,我們不應人為地將弘揚民族文化的使命,強加于電子琴身上。任何民樂化的企圖,至少目前只是各個廠家的市場戰略的一部分,而民樂化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主流,在任何國家、任何地區都是如此,并不唯獨中國。也許這是它的缺陷,但電子琴從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不能成為一種萬能的樂器,它也象任何一種其它樂器一樣,不可避免地同時具有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電子琴應該讓我們聽到國際化的音樂語匯,感受到流行文化跳動的脈搏,只要我們對此不報有狹隘的觀念和頑固的偏見,我們就能獲取豐富的知識和無窮的樂趣。
在這里,我們無意冒犯哪些嘔心瀝血、以作出巨大貢獻的老師們,只是我們始終期待一種更完美的情形:電子琴應該在我們的音樂教育中起更大的作用。
在我們奢談電子琴的現狀時,是不能不論及它作為一種硬件設備本身所具有的一些技術內容的,并且各種品牌的一些技術特點和相互間的一些差異也將不可避免地被涉及。我們將對此作一些浮光掠影式的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