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育兒專家最近提出,每天讓嬰幼兒接觸打擊樂,能有效增進寶寶對節奏感的認識和協調能力,促進寶寶在體能、情感等方面的發育。 隨意的拍手、跺腳和拍打身體各個部位可以演奏不同的節拍。不僅有助于寶寶建立并發展散發性思維的能力,增加寶寶對手臂肌肉的控制能力、更好地完成精細動作。同時這...
14年6月13日15:13更新
揚琴是一件頗具特色的民族樂器,它音域寬廣,表現力豐富。解放后,揚琴從樂器改革、演奏技法、曲目建設、教學研究等方面均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近年來,揚琴也和其它樂器一樣悄然進入了百姓家庭,受到廣大青少年的喜愛。 就目前全國廣為使用的401型、402型揚琴來看...
07年12月18日14:1更新
作為舶來品的揚琴,又有“洋琴”之稱,有資料顯示,其在中國已存在流行四百多年,并已成為了我國民族樂器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近幾年,隨著民樂流行,尤其是各大高校的大學生民族樂團特招資訊,在中小型民族樂團里處于核心地位的揚琴日益為家長和孩子們關注。自己的孩子適合學揚琴嗎?揚琴學習應該...
07年9月17日16:23更新
揚琴于明代后期傳人我國,在民間廣為流傳,至今已有四百年左右的歷史。經過歷代制作家和演奏家的努力,在樂器制作和演奏技法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革和提高,在世界上已成為獨樹一幟的——中國揚琴體系。建國以來揚琴迅速發展,從事揚琴教學、演奏和研究的隊伍也日益壯大,...
07年9月17日16:20更新
我從1960年開始和鄭寶恒先生學習揚琴,到廣播民族樂團又向楊競明先生學習,在學習、工作中深深感到揚琴音色的重要性。揚琴的音色應該有顆粒性,要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如果沒有自己的音色特點,聲音是扁的、散的,就會被別的樂器吃掉,不能起到自己的作用。因此揚琴的音色好壞,直接影響到樂隊的質量...
07年9月17日16:17更新
揚琴的基本手法是兩手輪流交替。傳統手法有“左手法”和“左手法”兩種。五十年代末,王沂甫先生總結出彈、輪、顫、滑、點、撥、揉、勾“揚琴八法”。 隨著揚琴的發展,過去的單一手法已演變成充分發揮兩手主動性、靈活方便的混合手法...
07年9月17日15: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