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至14日,首屆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小提琴藝術周在青島舉行。本次藝術周活動涵蓋小提琴專業研討交流、大師公開課、教育沙龍、專場音樂會等豐富多彩的內容,除了由小提琴演奏家、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創始校長呂思清領銜,還有來自中央音樂學院、蘇格蘭皇家音樂學院等古典音樂領域的各路“大咖”加盟助陣。
1月13日晚舉行藝術周專場音樂會前,備受期待的呂思清小提琴工作室宣告正式成立。創始校長呂思清、執行校長鄭冉、外方校長馬克·斯金格(Mark Stringer)、小提琴教研室主任王泓等一起將手掌置于LED大屏幕的虛擬灑水壺上,寓意著青年人才的種子將在園丁的辛勤培育下成長為參天大樹。
為學生成才打造優質平臺
“呂思清校長的小提琴工作室集結了他作為杰出音樂家的智慧和資源,將成為專業化的優質平臺,引領學生們更好地成長與成才,邁向新臺階。”成立儀式上,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小提琴教研室主任王泓表示,為了傳承梅紐因和英國耶胡迪梅紐因學校的傳統,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非常重視小提琴教學。教研室今年制定了全新的統一教學大綱,全體老師將以此為準繩培養具有良好專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小提琴人才。
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小提琴教研室主任王泓
呂思清表示:“我曾先后跟隨王振山、耶胡迪·梅紐因、德羅希·迪蕾等名師學習,這些大師都曾以工作室的方式幫助學生們成長為藝術家。我的小提琴工作室成立后,也將為學生的成才領路。”呂思清回顧,自去年9月開學以來,在社會各界支持下,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初露崢嶸,一些學生已經收到世界名校的橄欖枝。
小提琴演奏家、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創始校長呂思清
作為首個以呂思清命名和親自參與教學的工作室,呂思清小提琴工作室將在新學期選拔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的學生,為每一個學生制定專屬指導計劃。同時,該工作室也將成為年輕老師大展抱負的平臺,將定期舉辦研討會、教學交流活動;建立良好的家校溝通機制,共同為學生成才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未來,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其他專業的領軍老師們也將紛紛發力,為學生們提供最優成長方案。
作為一個排期繁忙的演奏家,呂思清將在兼顧大量演出任務的同時,定期回到學校指導學生。在教學中他不僅重視對曲目安排、演奏規格、曲目風格等方面的指導,還注重挖掘孩子們的潛力與個性,激發他們的內驅力。同時他還會帶領學生們參與演出和準備賽事,通過舞臺實踐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呂思清表示,對音樂家而言,上臺表演是對平時練琴的最好檢驗,“演奏者要將音樂呈現在觀眾面前,與觀眾交流互動,而不是自己在琴房里對著墻壁拉得好就行!
分享豐富的舞臺實踐經驗
成立儀式后,“弦音攜夢——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小提琴藝術周暨呂思清工作室成立音樂會”舉行。多位青島梅紐因學校的學生與呂思清及多位老師共同登臺,精彩呈現了馬斯卡尼《鄉村騎士間奏曲》、維尼亞夫斯基《主題與變奏》、卡拉耶夫《搖籃曲與舞曲》 、雷克萊爾《五首雙小提琴樂曲》、肖斯塔科維奇《第五號雙小提琴奏鳴曲》、勃拉姆斯《諧謔曲》、門德爾松《歌之翼》等不同時期的經典名曲,向嘉賓們展示了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出色的小提琴教學成果。
呂思清不僅是優秀的獨奏家,他還與大提琴家秦立巍、鋼琴家孫穎迪等組成了鋼琴三重奏,也曾多次與歌唱家、民族器樂演奏家合作,從獨奏到室內樂演奏、跨界演出,探索更豐富的音樂表現形式。他表示,自己一直希望與年輕音樂家分享自己的舞臺經驗,讓年輕人少走一些彎路,有更好的發展。在2019年50歲生日音樂會上,呂思清就曾邀請三位在國際大賽中嶄露頭角的青少年小提琴手與他同臺演出,讓國內觀眾了解海外高水平的年輕音樂家。
“在我們的新青年樂團演出時,有些孩子最初都不知道手應該放哪里,謝幕、鞠躬、走路都不自然,很拘謹,這就需要多上臺、積累舞臺表演經驗!眳嗡记蹇偨Y,演奏者在臺上的每一個微小動作都會對觀眾產生影響,從舞臺側面邁到舞臺那一步,就是表演的開始。通過實踐要讓年輕的音樂學子學會享受演奏,用美好的音樂為聽眾傳遞正能量,給聽眾美的享受。他表示,在學校除了學習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學會用音樂訴說情感,“演繹音樂就是講故事,用豐富的情感、情緒變化來詮釋音樂!
“青島是一個有著傳統文化積淀和音樂內涵的城市,全國的樂團基本都有青島籍音樂家,我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眳嗡记灞硎,他一直想為家鄉青島做更多實事,為中國的音樂事業發展做一些事情,而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的成立為他實現愿景提供了絕佳的機會。他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讓青島耶胡迪梅紐因學校成為不斷為中國、為世界輸送音樂人才的基地。
來源:音樂周報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