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家公務員招考簡章中顯示,全國各省市機關單位為藝術生提供的崗位數量有所增長。其中音樂與舞蹈一項相較去年,崗位數量同比增加了6%,招錄人數同比增加了22.5%,這也就意味著國家機關為音樂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與就業機會。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藝術與藝術教育,藝術類崗位的需求增加,無疑為藝術生提供更多選擇。除了國考的崗位增加,教育行業對藝術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明顯。
5月,教育部展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育課程不得低于總課時的9%,因此,各地中小學需要更多的藝術教師。
有統計顯示,自2015年至2020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美育教師人數由2015年的59.9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77.8萬人,五年來增加17.9萬人,平均增速為7.8%。美育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由2015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7.6%,提升了1.1個百分點。統計的數字告訴我們,近年來的藝術教育從業人數有了十分可觀的增長。
據了解,近幾年藝術類的培訓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在未來,美育教育將更加受到重視,而藝術培訓市場的需求將會更加旺盛。
還有大家每年最關心的高水平藝術團招生,也能證明藝術早已與升學掛鉤。國內一些頂尖的985、211高校,每年都會降分錄取藝術特長生。比如說清華大學,2021年高水平藝術團的招生人數達到了48人。
還有北京大學,
以及復旦大學。
這些高校都會為擁有藝術特長的學生提供一些分數上的優惠政策,讓這些學生發揮自己特長優勢,拿到名校的“入場券”;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發展,人民逐漸對于自己的精神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個人的文化和藝術素養也成為了每個人追求與向往的事情。而這也就意味著,美育教育行業崗位及人數的增加會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社會也將會出現更多的藝術人才,這對于我國整體的國民素質發展也有著積極影響。
藝術已經成為了學生的必修課
種種數據都向我們表明,藝術課程早就已經是學生們的必修課。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周海宏就曾經說過,音樂教育是一個人一定要接受的教育。
還有新任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就曾說過,科學與藝術滿足著我們不懈的理性追求和真實的情感渴望,兩者互相促進、交相輝映。
藝術與科學是相輔相成的,兩者相互影響,共同進步;
未來學生都會掌握1-2項藝術特長
在2021年5月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也表示,要讓學生學會1-2項藝術特長,來豐富學生們的生活。
王登峰認為,擁有藝術特長的孩子,在將來不一定成為藝術家,但是,他們一定擁有很高的藝術素養、審美素養與人文情懷,這也正符合國家發展中,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隨著雙減政策的逐步實施,孩子們也有了更多的時間接受藝術教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也能夠做到勞逸結合,對于自己的學習也有幫助。藝術教育,其實早就不是了學校的必修課,更是每一個人人生的必修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