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刻踐行“教育振興鄉村,藝術服務人民”理念,用音樂賦能區域特色樂器產業經濟發展。11月15日上午,“河南蘭考百臺古箏進央音”活動在中央音樂學院醇親王府南大殿前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央音樂學院、中國樂器協會、中共蘭考縣委、蘭考縣人民政府主辦,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辦公室支持。中國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閆晶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樂器協會理事長王世成,開封市委常委、蘭考縣委書記陳維忠,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于紅梅、蘭考縣常務副縣長張衛波、中國樂器協會秘書長劉勇等領導和嘉賓蒞臨這一文化盛會。
活動主辦和支持單位領導分別致辭,對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國民族樂器之鄉”蘭考在教學實踐、產學研融合發展所做的系列活動和取得的豐碩成果表示祝賀。
俞峰院長講到,中央音樂學院自2021年在蘭考縣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和民族樂器發展研究院以來,通過選派文藝宣講師,組建“千人箏團”和舉辦各種音樂教育、演出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地方美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中國政協閆晶明副主任也強調了此次活動不僅展示了學院服務社會的成果,更是打造了高校與地方合作的典范。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樂器協會理事長王世成代表中國樂器協會對活動舉辦表示祝賀,并向所有參與者表示敬意。王世成理事長認為,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活動,踐行了總書記文化自信理念、踐行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和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要求,彰顯焦裕祿精神、增強以文化人的行動自覺、助力鄉村振興和民樂文化弘揚,向全國人民展示新時代河南蘭考發展和民樂創新進步的成果。民族品牌古箏的集中亮相帶給樂器行業和企業滿滿的自信,對推動民族樂器產業高質量發展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蘭考縣委陳維忠書記致辭中表示,此次百臺蘭考古箏進入中央音樂學院活動,將有力提升蘭考民族樂器的自豪感和影響力,蘭考縣將繼續深化與中央音樂學院的各項合作,加強與中國樂器協會在產業集群發展、產品創新升級、職業技能競賽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多措并舉,促進蘭考特色民族樂器經濟的全面發展。
活動現場,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博士程皓如、第一代文藝宣講師李楊冠宇和北京京劇院古箏演奏家尚靖雅共同帶領百余名央音師生、蘭考古箏學生、全國各地一線古箏教師集結奏響《盛世華箏》《戰臺風》《焦桐花開》和《我和我的祖國》曲目,展示出古箏藝術和蘭考教學成果。
蘭考縣共有34家企業參加此次活動,河南蘭考焦桐、君誼、中州、琴昇、桐韻等民族樂器品牌集中亮相,展現蘭考樂器產業創新成果。其中57臺古箏被中央音樂學院留購,發放到全國各地一線教師,作為日常教學用琴。中央音樂學院古箏教授周望為參加活動的師生舉辦了一場大師班活動。
活動開始前,中央音樂學院、蘭考縣領導共同在學院運動場種下一顆象征著焦裕祿精神的“焦桐”樹。
整個活動,立意高實、組織精細、運作到位,取得圓滿成功!中國樂器協會和中央音樂學院作為樂器行業中產學研合作的典型代表,多年來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從各自領域強化對音樂文化傳播和樂器產業發展提供支持,聯手務實開展了國民音樂教育大會、國際提琴制作大賽、中國古琴制作大賽、6·21國際樂器演奏日活動、民族品牌樂器提質增效、音教師資培訓等行業重點活動,得到業內外普遍的贊譽。同時,雙方還將與蘭考縣進一步深化共識,共同推動區域文化產業和鄉村經濟振興,助力蘭考民族樂器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更好弘揚焦裕祿精神,共同譜寫院校、協會、地方合作共贏的新時代樂章。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黑檀木——一般市場價6000以上 黑檀木屬于高級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貴木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