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音色,因為歷史,因為制作工藝,因為稀缺性,總有些小提琴貴得令人咋舌。小他們背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為人知的人文情懷與故事。
多年來,眾多制琴者和提琴研究者都嘗試發現這些琴能發出美妙共振的秘密。
其實,所謂的名貴提琴,是指16世紀初開始,在意大利克萊蒙納出現的阿馬蒂小提琴制作家族和從他們家當學徒出去自立門戶的斯特拉底瓦里、瓜奈里小提琴制作家族制作的提琴。這三個提琴家族制作出了提琴制作史上聲音最美和最好演奏的絕世名貴提琴。
自那以后,實際上能做出優秀提琴的制琴師遠遠不只這三個家族,只是他們懂得經營和品牌打造,所以特別有名。這些琴被歷代著名小提琴家演奏和傳承,使用得越久,聲音越漂亮,它們被少數演奏者和皇室或富人收藏。
據粗略統計,這三個家族保留下來的優秀小提琴在今天有不到1千把,聲音最出眾,名家過手最多的也就400把左右。
1
2006年,在英國的一戶閣樓里發現了這把損壞的小提琴。如果將它放在一個無人的小角落里,似乎很容易被忽視。
經過長達兩年的深入的跟蹤和分析,發現這是Hartley在泰坦尼克號沉船前演奏“Nearer,My God,to Thee”所使用的小提琴。故事的存在,一下子讓這把小提琴綻放出無窮的魅力來。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小提琴能夠價值不菲,除了材質、做工,更值錢的是它背后的人文底蘊。
2
這是一個由意大利克雷莫納的制琴師AntonioStradivari在1699年制造的古董小提琴,這一年是AntonioStradivari的黃金時期的前一年。
2005年4月22日,Tennant女士以創紀錄的2032000美元在紐約佳士得拍賣得到。
3
這把琴被19世紀第一個被記載擁有這把琴的瑞典收藏者命名為Christian Hammer。
2006年5月16日,這把琴在拍賣會上賣給一個神秘人士,出價354萬美元,而拍賣的預估價值為150萬美元~250萬美元,這件事成為了當時的一個大新聞,人人皆好奇這把小提琴最終“花落誰家”。
4
這把琴一直被認為被Napoleon Bonaparte擁有,但其實直到1804年,這把小提琴屬于19世界的巴黎社會名流和藝術贊助人Juliette Récamier,之后被拿破侖軍隊的Gabriel Jean Joseph Molitor伯爵擁有。
這把小提琴擁有“Antonius Stradivarius Cremonensis / Faciebat Anno 1697”的標簽,琴身下面的側板上刻著“Curtis Phila”。
5
這把小提琴的名字來源于它的上一位擁有者意大利小提琴大師Niccolò Paganini(1782 - 1840)。
因為它擁有近乎完美的力量和共振,Paganini為它取名Cannone,或variants, Il Cannone del Gesu, Cannone or Canon。
6
這把Wilton小提琴制作于1742年的克雷莫納,1978年到1999年,它都一直被著名的小提琴家梅紐因擁有和使用。
1999年,梅紐因去世,這把小提琴以當時小提琴拍賣的最高價格600萬美元被著名收藏家David L.Fulton拍得。
7
這把Mary Portman Guarneri小提琴得名于一位居住在倫敦的女士,她叫Honourable Mary Isabel Portman,而她,也是著名的Kranzbach 城堡的建造者。
8
這把Kochanski del Gesù小提琴被它的忠實擁有者Aaron Rosand擁有將近40年,始終被小心呵護著。
即便是從今天的角度看來,這把琴擁有華麗的深紅色油漆表面依然非常完美,令人心動。
9
這把小提琴被譽為最好的小提琴之一,由著名小提琴制造大師Guarneri制造。
關于這把小提琴,有一個有趣而浪漫的故事,它和另一把有名的小提琴II Cannone取材于同一棵樹。
10
這把小提琴命名于它的第一個主人da Lovelace的女兒Byron勛爵的孫女Anne Blunt女士。她是公認世界上最完整保存Stradivarius小提琴的擁有者之一。
這把小提琴就像1716年彌賽亞弦樂器一樣幸存下來,以接近自然的條件收藏于收藏家手中,很少被使用。
11
這把Guarneri del Jesu小提琴取名于19世界比利時小提琴家Henri Vieuxtemps。之后被Yehudi Menuhin,Itzhak Perlman和Pinchas Zukerman使用。
它最近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小提琴,售價約1600萬美元。他的新主人將這把古董小提琴匿名捐贈,將它租借給小提琴家Anne Akiko Meyers永久使用。
12
這把琴被認為是唯一的Stradivarius的新琴,它被收藏在英國牛津的阿什莫爾博物館。
它的高價值和聲望是由于它是制造于Stradivarius的“黃金時期”,300年來幾乎從未被使用過。
13
這把小提琴是小提琴家Elizabeth Pitcairn使用的Stradivari,制作于1720年的紅色門德爾松小提琴。
據說,榮獲多項殊榮的電影《紅色小提琴》的創作靈感,就是從這把充滿傳奇色彩的小提琴那里獲得的。
2014年3月14日,小提琴家Elizabeth Pitcairn帶著她的紅色小提琴與深圳交響樂團成功合作了布魯赫《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很多人會問,今天已經沒有人能做出可以媲美曾經的意大利所產出的小提琴一般完美的提琴了嗎?
確實,小提琴制作并不是單純的木匠活,而是一門深不可測的技術,甚至與演奏小提琴一樣,是一門藝術。
數百年來,提琴制做名家們一直在探索和研究提琴的制做,獲得了寶貴的經驗。今天,做出聲音與古代名貴提琴媲美的新琴已經不再是夢。
一把人民幣20多萬元的新琴,聲音可以與數百萬美元的意大利斯特拉第瓦里名琴媲美,完全有可能。只是其聲音品質能保持多久,是對新琴最大的挑戰和考驗。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