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無伴奏合唱:為了“決勝第一拍”,練出一對“雙胞胎”
接到指揮無伴奏合唱任務時,距離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召開不到1個月的時間了。長這么大,蘆雅晨和畢鈺明這兩個姑娘從來沒有感受過如此大的壓力。
她倆要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依靠彼此間的默契,同時抬手、同步起拍、同時張嘴,毫秒不差地帶領400名兒童齊聲唱響《唱支山歌給黨聽》的前四句。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這里,這是整場演出的“決勝第一拍”。
合唱團總指揮、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李剛教授告訴記者,原本的計劃是,合唱隊員們在伴奏的帶領下齊聲高歌,但為了讓這第一首歌起到“聲入人心”的效果,指揮部領導、導演組與合唱專家組經過數十次的反復修改,最后決定用無伴奏童聲合唱的方式進入這首歌曲。
所以,在大會的現場,觀眾們首先會聽到美妙的童聲好似從遠方緩緩飄來,唱完前四句之后,溫暖的銅管樂器奏響,引出深情的女聲二部合唱,最后3000名合唱隊員混聲四部放聲歌唱,正式拉開大會序幕。
“我們力爭通過層次的變化、音色的變化、力度和速度的變化,層層推進情感,讓全世界聽到一首最打動人心的《唱支山歌給黨聽》。”李剛說。
這對于分指揮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蘆雅晨和畢鈺明都是合唱團的分指揮,負責指揮學生們合唱。在歷次分指揮考核中,她們兩人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因此被分配到分指揮隊伍的最中間位置,而這里又恰好是童聲合唱的位置,這首歌無伴奏童聲合唱部分的指揮任務就落在了她們兩個的頭上。
第一次合練,這四句歌唱出了4個速率,她們兩個速率不一致,兩個童聲合唱區域的速率也各不相同。這兩個20歲剛出頭的姑娘慌了神兒了。“到時候,恨不得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我們兩個身上,沒有退路,只能狠狠地練。”蘆雅晨說。
從那時開始,兩個姑娘形影不離地練了起來。
她們在一次合練中發現,在起唱前,她倆總是在等對方先起,結果拍子越等越慢;在演唱的過程中,如果只想著自己的節奏,倆人的拍子總是會亂。“我們能拿捏好一個度,就是‘同呼吸共命運’的那一刻。”畢鈺明說。
為了練習這種默契,蘆雅晨和畢鈺明反復找感覺。她倆面對面站著或者坐著,閉上雙眼,指尖輕輕相觸,一邊唱著一邊打拍子,誰的手抬高了或者低了,對方都會立刻察覺,迅速調整。
除了手上的動作要絕對一致,她們兩個的表情、氣口,以及對歌曲的處理也都要做到完全一樣,就連呼吸的長短,胸腔起伏的高度,都幾乎一模一樣,如同雙胞胎一樣。
為了這對“雙胞胎”,李剛和專家組老師沒少為她們開小灶,精心打造、傾心投入。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在大會上,蘆雅晨和畢鈺明用完美的指揮技巧和默契的配合,為全世界呈現出了最動人的歌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