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廳推出“海上藍”文藝下午茶,讓高雅藝術走近生活日常
從盡情打卡探秘的劇場開放日,到獨具特色的貝多芬盲盒文創,如今,91歲的上海音樂廳再次跨界,與甜品大廚攜手,推出了一款文藝范兒滿滿的“海上藍”下午茶。三大樂章里藏著精美茶點,十幾件迷你樂器在餐桌上悅動,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表示,“上海音樂廳作為上海的文化地標,正在向市民開放更多的公共空間,探索更多新業態,讓音樂廳根植成為上海城市文化與生活的一部分。”
打開音樂廳的別樣空間
眾所周知,落成于1930年3月的上海音樂廳,是上海第一座由中國建筑設計師設計建造的西方古典風格建筑,也是全國第一座專業音樂廳。在這座91歲的古老建筑里,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曾在這里連演13天;小提琴家俞麗拿奏響的《梁祝》在這里化蝶飛向世界,而如今,作為上海的“城市文化客廳”,這里更是無數音樂愛好者爭相打卡的勝地。
自2019年修繕歸來后,為了讓高雅的藝術殿堂更貼近市民觀眾的日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上海音樂廳積極探索文旅新業態。去年的長三角文博會上,上海音樂廳展區的一系列潮款文創就頗受矚目,貝多芬盲盒玩偶、音樂主題環保餐具,一個個小物件架起了藝術創意和文化消費之間的新橋梁。
方靚告訴記者,一座音樂廳,如今已不能只滿足于做好節目,還應從舞臺內外、線上線下等不同維度,打開音樂廳的別樣空間,與觀眾產生更有粘合度的關系,以面對新時代演藝行業可能面臨的各種挑戰。
創意茶點中藏著藝術巧思
此次推出的“海上藍”下午茶,是上海音樂廳探索文旅新業態的又一次嘗試。有何特別之處呢?日前,記者走進音樂廳提前測評了一下。
穿過北廳的漢白玉臺階,途徑大廳里的“歐特碧之瞳”海上藍雕花穹頂,就來到了這款文藝下午茶的所在地,別具特色的東西畫廊。據茶點設計者、浦東香格里拉行政總廚奧利維爾·皮斯特介紹,所有美食的靈感都來源于音樂廳。
“第一層的熱情果慕斯配青稞爆珠,是‘海上藍’的顏色,巧克力做成的音符增強美食的節奏感,它還有個名字,叫《G弦上的詠嘆調》,是整個小午茶的第一樂章。”
隨著主廚的講述,記者看到,不同于傳統菜單,“海上藍”下午茶的餐品介紹被設計為了一張節目單,從序曲到第一、第二、第三樂章,乃至最后的安可曲都一一在列。餐桌上的指示牌也頗具巧思,由一個個迷你的小樂器組成,手風琴、小提琴、豎琴、吉他,每一桌都各不相同。
圍繞音樂原點做好加法
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告訴記者,“海上藍”下午茶活動將與音樂廳的演出計劃場地互補,這也就意味著,在沒有音樂會的下午,市民游客依然可以進入音樂廳打卡拍照,在一桌精致茶點的陪伴下,度過一個文藝的午后。
其實,近年來,上海音樂廳一直在積極打開自身公共空間,比如陪伴觀眾近10年的“音樂午茶”就為都市白領的午間1小時增添了一份文藝選擇。音樂廳的4樓空間,也即將迎來“何似在人間——新國樂沉浸藝術特展”。而十一假期過后,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民樂”駐場演出也將登陸上海音樂廳。
“現在是文旅結合的好時代,上海音樂廳也在積極布局,圍繞音樂的原點做好加法。雖然我們體量不大,但在這座91年的建筑里,依然有著豐富的資源可以挖掘、分享給大家,也可以將音樂廳演出之外的碎片化時間空間利用起來。但不管是演出,還是文創,或者是下午茶,最終都是為了通過不同的路徑讓大家走進音樂,讓音樂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方靚說。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