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經濟”下音樂產業正面臨再次升級
“顏值經濟”一個2021年消費大熱門板塊,如果現在正在看文章的你,正在購買基金、股票,有過了解財經新聞,想必一定不會陌生。隨著“90后”將青春接力棒傳給“00后”開始,顏值經濟就已經全面拉開了劇情。
顏值經濟產業下主要以各類化妝品牌與醫美品牌為主力軍,可能各位校長會很好奇,這些跟我們音樂教育有什么關聯呢?如果只是單從產業角度出發,我們確實得承認跟音樂教育沒半毛錢關系。可我們如果從宏觀角度來看,這個關系可不是一點半點的大,顏值經濟產業的爆紅因素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核心方面:
1、消費群體對于審美的變革;
2、消費群體對于自我的要求;
3、消費群體對于他人眼光的感知升級。
表面上依舊沒有關系,可實際上這與我們整個藝術教育乃至教育業有了極大的關聯,審美變革代表了一代又一代人對于“美”的追求更加強烈。對于自我的要求代表了高要求高標準,也意味著人們對自己“更狠了”。對于他人眼光的感知升級代表了對他人的要求也更好了。簡而言之就是大眾審美升級,現在已經開始對自己要求越來越高了,而對自己要求高的人,勢必對自己在外界所處的環境要求會越來越高,而以90后為代表,00后為選手,10后為種子隊的前提下,一代人與一代人的革新是不可跨越的鴻溝。
琴行的歷史大舞臺
說起我國琴行,整個行業的商業生命周期到目前也才為30余年,可以說是一個近代才誕生的新新行業,畢竟再往前大家也都懂,那時候的國家經濟問題十分嚴峻,家里面怎么可能出現如今這樣多的藝術專業人才,自然琴行這個行業物種不會誕生。在這短短30來年,我們回想一下琴行發展的階段,大致也可以想到有3類階段。
第一類:在家里面教學,在以往紅磚瓦房的居民樓內,很多音樂教師在外打著招牌上面寫著:二胡、笛子、吉他、小提琴,X老師188XXXX6666這類文字,沒有門店,沒有琴房,最樸素的教學,老師的家就是教室;
第二類:租一間住宅房,將房間內進行一部分裝修(其實也就是刷大白墻),好歹也算有了教室;
第三類:寫字樓或者門店,以前租門店的很多琴行還只賣琴不教琴,琴行也直指樂器銷售的地方,教學那還是叫音樂培訓機構,不像現在琴行什么都做。
而整個行業在第三類上面目前已經停止發展了近10余年,一是因為門店本身已經是各行各業的最終展現形態,一是因為再想升級,也升級不動了,因為我們樂器教育十年前怎么收費,現在依舊很多機構十年后還是怎么收費。聰明的校長可能到了這里會感覺有點明白了,審美升級就代表著消費升級,消費升級就代表相對應需要消費的商業產業升級,那我們整個藝術教育圈子能不關鍵嗎?我們前面也提到了多年以前琴行才開始出現就是因為“窮”,音樂教育發展的體現,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富裕壯大的變相呈現,因此“顏值經濟”對音樂教育而言是非常大的影響。
當然,我們不要高興得太早,要求的變高,不只是對自己,剛才也提到了還有對外的,這也是為什么說一定是產業升級。以目前我們行業大多數的門店情況而言,是根本搭不上“顏值經濟”的順風車的,“顏值經濟”本質上就是對美好事物的一種向往,看看我們琴行的門店形象,再看看我們很多琴行的裝修、品牌LOGO等等,面對一代又一代人對美的追求,你確定你吃到“顏值紅利”?
琴行的顏值
想要提升琴行的顏值,我們應從以下方向出發:
1、軟文化
比如說LOGO的形象設計、琴行內部的裝修、琴行家具的色彩搭配、教具、等等各類設計。
2、硬實力
優秀團隊的精神面貌。很多機構上班著裝隨意,教學老師經常個性化著裝,未來一定是一個更看重團隊的時代,甚至落到個人,教學老師的“顏值”直接會影響到學員報名,不要覺得浮夸,就目前我們接觸如此多的琴行而言,與很多校長抽樣調查發現,琴行內部普遍存在好看的老師,學員到課率高,續費率高,學員也與老師關系更好的普遍現象。
從“顏值經濟”上體會最深的就是美吸引美,一個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很多女校長應該會比較有代入感:護膚品大家都經常用,可實際上上千元的護膚品和上百元的護膚品,很多都來于同一個制造商,甚至在配方上面都相差無異,可依舊很多人會去買大牌,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大牌更懂“美”,白、嫩兩個字就能鎖死多數女性,再加上勾畫未來,將自己成為美的代名詞,而美永遠是會同性相吸的,所以大家明白了嗎?如果你的琴行也想做高端,也想走差異化在未來把握新新群體學生客戶,那你從今天開始,請記住一定開始讓自己的琴行變“美”!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