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音樂文化數字化與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沈陽音樂學院召開
黨委副書記宋喜仁致辭
文旅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原主任李松與宋喜仁共同揭牌
東北音樂創新實驗室主任賀志凌主持開幕式
李松教授作總結發言
研討會現場
7月16日,中國區域音樂文化數字化與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我院召開。來自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遼寧省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沈陽故宮博物院等科研院所、中央及地方藝術院校和綜合性大學、音樂數字企業的25位音樂數字化研究專家參加會議。我院黨委副書記宋喜仁、部分遼寧省新型智庫專家出席會議。研討會開幕式由東北音樂創新實驗室主任賀志凌主持。
宋喜仁在開幕式上致辭。他指出,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應對新技術浪潮給區域文化發展和高等藝術教育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充分發揮我院學科專業優勢和知識創新體系所蘊藏的巨大潛力,經業界專家反復論證,我院研究成立東北音樂創新實驗室。三年來,作為科研創新平臺,東北音樂創新實驗室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級項目和非遺研培工作。召開本次研討會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推進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工作的一次有益嘗試,意義非凡。宋喜仁強調,區域音樂文化的數字化建設不僅彰顯文化自信,還是高校新文科建設的重要基石,同時,也是對區域音樂文化數字化的深入闡釋與價值挖掘,更是對東北音樂文化區位與資源優勢的一次全面審讀。文旅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原主任李松與宋喜仁共同為遼寧高等學校新型智庫“東北音樂傳承創新研究中心”揭牌。
本次研討會聚焦東北音樂資源挖掘利用、區域音樂數據庫建設和高校新型智庫建設三方面內容分設四個議題。研討會上,蕭梅(線上)、田可文、夏滟洲、顧偉泉、楊玉成、李理、尹忠華、張冀善、楚卓等專家分別圍繞區域音樂文化資源數字化建設思路與框架搭建、數據內容標引實踐與運行規范、如何引導區域數字音樂文化資源服務地方文化繁榮發展以及區域音樂文化數據庫的共建共享逐一發言,同時就音樂資源數字化建設的多元性、音樂類智庫建設展開兩場圓桌對話。與會專家分別圍繞遼寧、黑龍江、吉林、新疆、甘肅、內蒙古、陜西、山西、四川、廣西、浙江以及京津冀等區域音樂文化數字化的特點及亮點,分享成功經驗和先進做法。現場研討熱烈、互動頻繁,李松教授作了總結發言。
本次研討會旨在通過專家的研討、對話、共享,進一步推進音樂數據庫建設工作。研討會不僅增進了學者間、校際間的互動與合作,而且匯聚了業界專家的智慧和經驗,在積極促進音樂文化數字化共建共享、加強高校新型智庫建設的同時,有效提升了我院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文博非遺單位的合作水平及教育決策服務地方能力,為更好地服務區域和國家的音樂文化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