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花兒”藝術周活動唱響大西北 文化樂民數百萬
“花兒”唱響大西北文化樂民數百萬——第十八屆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暨河湟“花兒”藝術周活動異彩紛呈
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作為指導單位,西北五省(區)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的第十八屆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暨河湟“花兒”藝術周活動于7月12日至24日在我省成功舉辦。演唱會主會場活動和五個分會場活動,現場參與觀眾約15.9萬人次,網絡直播量達455萬人次,服務群眾總數達470.9萬人次。整個活動規格高、規模大,參與面廣、影響力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異彩紛呈、成效卓著。
周密部署,組織領導有力
為把本屆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辦得出新出彩,成立了活動籌備工作委員會及組委會,由廳領導擔任主任、副主任,廳機關相關處室、廳屬有關單位及有關市州文旅局負責同志為成員。制定印發《工作方案》及《活動方案》,進一步明確分工、細化職責。同時,組織召開協調會、籌備工作推進會,進一步增強各工作組及相關人員責任意識,細化工作措施,加強整體聯動,確保各組銜接順暢、務實高效、相互協作,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聯動發展,品牌效應明顯
本屆“花兒”演唱會邀請了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作為指導單位,進一步提升了活動規格。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首次由西北五省(區)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五省(區)文化館共同承辦,真正實現了五省(區)聯動聯辦,通過建立五省(區)聯動機制,推進區域合作,激發創新活力,為合力把“花兒”演唱會打造成匯聚人氣、潤澤民心、彰顯特色、文旅融合的西北地區乃至全國性知名群眾文化品牌活動奠定了基礎,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高品質和多樣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聯合“花兒”專家、學者、傳承人,有關行業協會部門,以及大美青海文藝輕騎兵,共同打造“花兒”特色文化品牌,充分發揮了民眾在“花兒”保護中的主體作用,將有力推動“花兒”藝術的保護、傳承和發揚。
守正創新,“花兒+”多元發展
在原有“花兒”演唱會活動的基礎上,以“花兒+”多元發展模式,突出“傳承、創新、合作、共享”的主題,以主會場+分會場展演模式擴大活動輻射范圍,增加了競賽、旅游、論壇、增刊等活動內容,構建了五省(區)共建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互利共贏的區域化聯動發展態勢。把演唱會從西寧主會場延伸到了景區、鄉鎮,進一步豐富活躍了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組織召開“花兒”保護傳承弘揚座談會,有力推動“花兒”理論研究與時俱進。
歌唱時代,以“花兒”感黨恩
活動緊扣時代脈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在本屆“花兒”演唱會中精心創編了以慶祝成立100周年為主題的“花兒”合唱《是人民的領路人》。“花兒”歌手大賽的初賽,以“頌黨恩”為主題,歌手們用“花兒”來歌頌偉大的,歌頌改革開放新成就,抒發愛黨愛國情懷。
網絡直播,擴大活動影響力
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全媒體聯動的方式,開展全方位、多角度、互動式的前、中、后期宣傳工作。對主會場活動和“花兒”歌手大賽進行前期預熱宣傳,擴大了“花兒”演唱會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協調國家公共文化云平臺、甘肅公共文化云、寧夏文化館等網絡直播平臺進行了網絡直播,進一步擴大了活動影響力,讓“花兒”傳得更遠、更廣、更深入。同時,大多數分會場活動也進行了網絡直播。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