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紅色--廣州起義組曲”重新在廣州起義紀念館奏響
7月8日上午,一陣陣慷慨激昂的樂聲在廣州起義紀念館響起,拉開了“永遠的紅色--廣州起義組曲”廣東音樂賞析活動的序幕。
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發動的廣州起義是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偉大壯舉,起義部隊以頑強不屈的革命意志,在廣州建立了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權,打出了“工農紅軍”的旗幟。
“廣州起義組曲”由廣東音樂名家屈慶在上世紀50年代耗時數載、窮盡心血創作而成,是廣州起義的第一部廣東音樂組曲,也是廣東音樂的第一部組曲式交響史詩,組曲分為5個篇章,分別是《序曲》、曲一《起義前夕》、曲二《起義之夜》、曲三《建立蘇維!芬约啊督K曲》。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這首組曲被束之高閣。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在充分挖掘廣州起義紅色資源時發現了這首組曲,即與廣東音樂曲藝團合作,經屈慶的學生——廣東音樂曲藝團一級演奏員陳芳毅對組曲重新整理編排,最終得以與廣大聽眾見面,并將其納入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的“紅色廣州+”系列活動中。
此次活動現場邀請了35名來自廣州市荔灣區金花街的基層社區工作者參加。據悉,今年夏天,這些基層社區工作者們與疫情抗爭,共同守護廣州這座英雄的城市。在欣賞“廣州起義組曲”后,社區工作者們還參觀了廣州起義基本陳列展廳。在這里,廣州起義組曲的音樂感染力,與館內的展覽、文物相互映襯,在時空交織下,歷史與音樂有機結合,共同述說著廣州起義的革命故事,賡續英雄之城的紅色血脈。
金花街街道辦事處兼職黨工委員段雙銀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從廣東音樂的角度來感受紅色經典。組曲從序曲到高潮,用與眾不同的藝術呈現方式,讓大家一起感受到當年起義現場的氛圍。
據了解,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推出的“紅色廣州+”系列活動是活化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的又一創新方式,跨領域、多形式融合下,通過紅色歷史加音樂、話劇、電影等多形式傳播紅色文化,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該次活動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東音樂曲藝團有限公司承辦,廣州市荔灣區金花街道辦事處協辦。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