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音樂文化史詩展在大連世紀留聲音樂文化博物館開展
6月28日,“偉大的時代偉大的聲音——紅色音樂文化史詩展”在坐落于大連東港“東方水城”的大連市世紀留聲音樂文化博物館(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正式開展。
喜迎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由大連市世紀留聲音樂文化博物館(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主辦,大連市文化產業協會聯合主辦,大連之聲文化科技產業集團承辦了本次展覽。
主辦方從館藏30萬張黑膠唱片文物中精選100張記錄黨史發展的珍貴音樂展品,以“百年滄桑凝結不變真理,百張唱片回蕩悠久輝煌”為脈絡,按照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和富強的重大歷史設計出“崢嶸歲月”“火紅年代”“春天故事”和“不忘初心”四大部分音樂文化展覽篇章。同時按照音樂文化表達類型,將“紅色歌舞劇實錄”“紅色電影原聲”“紅色現代京劇”“人民解放軍樂曲”“人民歌頌黨”和“黨領導下幸福生活樂章”的六大部分紅色音樂文化史詩展品集中到一起。通過實物展覽、文字介紹、展品特寫圖片、紅色唱片原聲播放等形式,帶您追憶黨的聲音,感受黨的偉大百年歲月。
篇章一:“崢嶸歲月”
在那艱苦的戰爭歲月,紅色歌曲大放光彩。與時代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是詞作曲家的歷史使命。在世界共產主義最強音的《國際歌》引導下,中國共產黨從《義勇軍進行曲》《保衛黃河》到《解放區的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嘹亮的歌聲起到了鼓舞士氣的重要作用,這些珍貴的歷史唱片文物悉數陳列,并與多部抗戰及解放戰爭時期的歌本曲譜藏品一起,向觀眾展示。
篇章二:“火紅年代”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紅色音樂史陽光,溫暖人心;是東風,鼓動船帆。從《東方紅》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從《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到《歌唱祖國》,中國人民感恩黨為黨獻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迸發出團結的力量。紅色音樂的力量激勵著人們在艱苦的條件下奮斗不止,為祖國的基礎建設不斷奉獻自我,從而涌現出一大批各行業時代英雄。反映這些動人事跡和場景的音樂作品眾多,音樂劇、電影插曲、生產歌曲及軍樂形式的多個作品陳列于此,不僅有黑膠唱片,同時還陳列了薄膜唱片等珍貴歷史文物。
篇章三:“春天故事”
改革開放以來,紅色音樂放射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時代光芒,講述著更加動人心弦的春天故事,特別是有了央視春晚之后,許多優美歌曲插上翅膀飛向遠方,在群眾中廣泛流傳。從《春天的故事》到《同一首歌》,從《我愛你中國》到《我和我的祖國》,中國人民展現了亞洲雄風,社會的經濟生活與文化生活飛速向前發展。此時是唱片文物不僅包裝更加精美,質地更加精良,同時伴隨時代的電唱機、收音機發展迅猛,甚至很快過渡到了磁帶、鐳射光碟等音樂載體,眾多紅色音樂得以更飛速的在人民群眾中傳播。這些類型的文物都在此次展覽中體現,充分反映了時代風采。
篇章四:“不忘初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紅色音樂又伴著歷史的腳步奏響新時代進行曲。《不忘初心》《中國道路》《共筑中國夢》等歌曲引起人民群眾的共鳴,猶如一團團火,給人們帶來溫暖和感動。這些優秀的音樂作品在各個高科技信息化平臺廣泛流傳,首首經典紅色音樂也被當代人改編翻唱,將偉大中國夢的新時代精神傳遍祖國大地。
愛上一座城,從博物館開始。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是由張敬軒先生全資籌建,是中國首座中西方音樂文化融合的博物館、遼寧省首批獲評國家三級的非國有博物館,同時榮獲國家級音樂文化產業優秀項目、遼寧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大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館藏近8000件中西方音樂文化藝術瑰寶和30余萬張經典音樂唱片,分為八大展區,共5000平方米,其中具有全球音樂文化代表性文物超過500件,完整呈現了世界音樂文化和聲音記錄傳播設備的發展歷程。
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館長張敬軒表示,百年滄桑,凝結不變真理;百張唱片,回蕩悠久輝煌。愿紅色音樂陪伴和激勵著我們團結奮斗,繼續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貢獻。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