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家易杰:在世界舞臺用指揮棒演繹中國故事
易杰指揮外國人唱中文歌曲。
指揮家 易杰
易杰是當今活躍于國際舞臺的全能型指揮家。近年,他在美國執棒演出《黃河大合唱》《阿拉木汗》《牧歌》等中國歌曲,引發極大反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表示,會繼續在世界舞臺用指揮棒演繹中國故事,“希望讓中國作品成為西方舞臺的常規曲目。”
全能型,多次指揮外國人唱中文歌
易杰2004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簡稱“上音”)。在上音期間隨著名指揮家張國勇和中國合唱指揮泰斗馬革順學習。易杰對中國作品常常有獨到見解,能夠挖掘和表現中國作品中更深層次的內涵。
易杰2013年至2019年在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學習,獲合唱指揮博士。其間曾在卡內基音樂大廳、林肯中心等地標型音樂廳和藝術中心擔任指揮。格萊美獎得主、著名指揮家約翰·內爾森稱,“易杰是我了解的最有才華的中國音樂家之一,他有非常高的音樂天賦和非常具有表現力的雙手。”
易杰的足跡也遍布歐洲。2007年入圍第50屆法國貝藏松國際青年指揮大賽,2011年受邀參加愛沙尼亞耶爾維國際音樂節指揮科普蘭《阿巴拉契亞的春天》,2015年至2016年受邀在意大利歌劇之聲音樂節表演……法國媒體評價易杰的指揮“傳遞著無盡的情感”。易杰指揮過的中國職業樂團包括上海愛樂樂團、中央歌劇院合唱團、深圳交響樂團等;其指揮過的外國職業樂團包括法國巴黎室內交響樂團、美國DCINY交響樂團等。
在美國期間,易杰多次指揮外國人唱中文歌曲——2015年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指揮《黃河大合唱》,2017年指揮美國Florilegium室內合唱團成功演出《阿拉木汗》,2020年指揮美國職業合唱團成功演出《牧歌》……許多合唱團成員是第一次演唱中文歌曲,作為指揮,易杰給合唱團成員特制了一份國際音標(IPA)語音表,“讓他們在有限的排練時間里掌握準確的中文讀音。”
讓中國作品成為西方舞臺的常規曲目
2015年,易杰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指揮《黃河大合唱》,由DCINY交響樂團以及2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歌手組成的合唱團演出。《黃河大合唱》是在美國最常被演出的中國作品之一,其中有很多中國傳統音樂素材比如“號子”等。在易杰的指揮下,美國的交響樂團演奏出正宗的中國傳統音樂風格,美國樂評網評價“指揮家易杰以無盡的能量和熱情贏得當天的演出,他具有明星的潛能和氣質,讓人聯想到古斯塔夫·杜達梅爾和年輕的萊奧納多·伯恩斯坦。”
“排練和演出中國作品,得到了美國的指揮同行、音樂家以及觀眾的認可和喜愛,我很開心,也很驕傲。”易杰說。
2019年,易杰在格林菲爾音樂廳舉辦了一場音樂講座,向美國的音樂家及觀眾介紹極具中國傳統音樂風格的合唱作品。“其中《春曉》一曲借鑒了京劇元素,而戲曲的演唱方式與歌劇的美聲唱法很不一樣。在對合唱團成員進行演唱方式、力度變化以及裝飾音處理方面的系統訓練后,終于讓他們理解并準確表現出中國戲曲音樂的唱腔。”
在世界舞臺上用指揮棒演繹“中國故事”,易杰希望讓中國作品成為西方舞臺的常規曲目。“經過這么多次演出我發現,美國音樂家和觀眾是非常喜歡演出和欣賞中國音樂作品的。我希望可以在美國繼續推廣中國音樂作品,讓更多的人熟悉和了解中國音樂文化,并且讓中國作品成為他們節目單中的常規作品。”易杰說。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