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方燦亮:用藝術啟迪智慧做鄉村音樂教育踐行者
在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的邊遠山村,有一所梅洲鄉中心小學,全校師生合計1400多人。幾年前該校的藝術教育十分薄弱,由于師資的匱乏,幾乎所有音樂、美術教師都成為了語數教師。直到2018年,一位年輕教師的到來,慢慢改變著這一切。他就是今天將要專訪的主人公——鄉村優秀教師方燦亮,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他的故事。
2018年,當方老師來到梅洲小學的時候,他驚呆了,想不到如此大的一所學校,音樂教育幾乎為零,這可急壞了他。幸運的是,得到了時任校長吳金武的賞識,方老師得以擺脫語數教師的“身份”,便專職教起全校二、四、六年段的全部音樂課程。“一開始還是比較難的,因為很多年沒有音樂課,這些學生對音樂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聽網絡流行歌曲的印象中,對于基本的樂理常識一竅不通,唱歌跑調更是常態,但我心想萬事開頭難,只要有耐心,這些都不是問題,何況山里的小孩并不比城里的差。”方老師向記者介紹道。
幾個月后,方老師有了個大膽的想法,在全校組建一支學生合唱團,所有人都覺得他瘋了,要知道合唱藝術對于學生的音樂素養要求是極高的,比如音準、節奏、聲音的優美統一、歌曲的表現力等,這些復雜要求對于農村孩子來說是多么的困難。不過還真的讓他做到了,由于平時的“魔鬼訓練”,對音樂一絲不茍的態度,和時常邀請音樂專家同行來校指導點撥,在2019年6月舉辦的全市中小學生合唱比賽中,該校“心之聲”合唱團獲得詔安縣合唱比賽第二名,僅次于詔安縣實驗小學,這對于一個農村薄弱學校來說是多么不容易。
除了組建合唱團,方老師還主動承擔學校鄉村少年宮的音樂活動項目,開設了百人陶笛社團和“天籟童聲”小歌手訓練營,這一系列的教學任務讓方老師每天都倍感充實。方老師表示能用自己所學的音樂專業為一個學校帶來一絲變化,讓孩子們從音樂中收獲快樂,那么自己辛苦一點不算啥,而且教學相長,教學生的同時也使得自己的專業能力不斷提升。除了正常的教學外,方老師還經常省吃儉用,自掏腰包,為音樂成績優異的孩子贈送豐厚的獎品,為優秀學員們舉行集體生日聚會,學生們都親切的稱呼他為“亮哥”。他常說多做好事總有回報,不要在乎眼前的金錢得失。
除了校內的教學,方老師還經常參加各種演出和比賽,為學校爭得榮譽。2019年在中共詔安縣委宣傳部舉辦的全縣歌手賽中,榮獲“十佳發聲者”稱號,并授予“2019年詔安扶貧助困愛心形象大使”榮譽稱號。2020年4月在詔安縣教師進修學校舉辦的全縣中小學作業設計評選活動中榮獲小學音樂學科二等獎……
2021年2月,老校長卸任,新校長謝清福上任,方老師心中捉摸不透新校長對于音樂學科的態度如何,于是便主動找新校長談話,聊起他對于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一些看法和設想。沒想到兩人一拍即合,認為學校不只需要讀書聲,還應該有藝術氛圍,通過舉辦大型文藝活動,讓農村學生也能擁有不一樣的氣質。于是就有了該校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系列活動,分別是:1首屆“童心向黨—唱支歌兒給黨聽”校園十佳歌手賽2“童心向黨,我和祖國共成長”繪畫賽3“希望風帆”小學生廣播體操賽。
記者問:“您這次身為本場活動的總導演,有什么想說的?”方老師答:“舉辦這樣大型活動,以前從未有過,主要是新校長很重視很支持。我比較開心的是,把自己腦中的設想變成了現實,成功舉辦了首屆校園十佳歌手賽,為了比賽的公平性,全部聘請了外面的專家評委前來評分,一律不采用本校評委。通過比賽,確實挖掘到了很多優秀的音樂人才,對于這些學生,我將會盡我所能帶領他們走出山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讓他們有機會實現夢想。”
音樂是人類心靈的回響,方燦亮老師能夠用自己所學帶給孩子們快樂的歌聲和音樂的知識,這是他感到自豪的地方。音樂帶給他朝氣蓬勃的正能量,他渴望著能把這樣的正能量灌注到鄉村孩子們的身上,愿他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個人簡介:方燦亮,福建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云霄縣音樂家協會理事,青年抒情男高音,先后師從于陳鵬元、朱惠華副教授,現追隨于旅澳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邢維立教授,研究聲樂教學與演唱藝術,致力于培養更多熱愛音樂的學生。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