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傾聽京杭大運河沿岸的歌聲
【中國民族音樂系列】傾聽京杭大運河沿岸的歌聲 【開票】
活動時間:2021.04.17 10:30
活動地點:小劇場
活動時長:約90分鐘
日期/場次:2021.04.17 周六 10:30
指揮 曹文工
音樂教育家、指揮家,中國音樂學院合奏課教師。
四十余年致力于民族管弦樂隊的創作、編配、指揮及教學。在民族管弦樂的訓練、表演及指導方面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在長期的教學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樂隊經驗,磨礪出不尋常的樂隊感。多年來,他創作了多首樂隊作品及民族聲樂的伴奏,他的作品以簡潔、單純的技藝求得精致、豐滿的效果,既強調了樂隊的融合性,又賦予每一種樂器單獨發揮的空間,給人一種好聽、易記又不失奇巧的聽覺享受。
曹文工先生擔任中國少年民族樂團常任指揮以來,多次率團出訪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出色完成重要的國家演出任務,受到一致好評。
演出團體 中國音樂學院
中國音樂學院于1964年建立,素有“中國音樂家的搖籃”“中國音樂的殿堂”的美譽。學校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國學為根基,獨具中國音樂教育和研究特色,培養中國音樂理論、中國音樂創作、中國音樂表演等專門人才;以“承國學、揚國韻、育國器、強國音”為辦學理念,倡導和建設“中國樂派”,是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學校、“全球音樂教育聯盟”秘書處學校。2020年獲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中國音樂學院是中國音樂表演藝術研究全球唯一雙導師制博士培養單位,擁有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士學位;建有“音樂與舞蹈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專業分布為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表演三大類,設有音樂學系、作曲系、指揮系、聲樂歌劇系、國樂系、鋼琴系、管弦系、音樂師范教育中心、藝術管理系9個教學系部,另設有中國樂派高精尖創新中心、研究生院、考級藝術中心(美育中心)和附屬中學,形成了以中國音樂理論、中國音樂創作、中國音樂表演為一體的多層次教學體系。
學校名師薈萃,教學、科研力量雄厚,各學科均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由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級教學名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各專業協會會長、北京市“高創計劃”領軍人才、北京市“高創計劃”教學名師、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長城學者、北京市拔尖人才等構成的眾多人才儲備。為國家級“中國民族聲樂教學團隊”、國家級“中國民族器樂教學團隊”、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北京市重點學科、承擔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等建設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支撐。
建校以來,學校凝聚和培養了眾多在業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音樂名師和人才,向海內外輸送各專業優秀畢業生近萬名。堅持開放辦學方針,與三十一所世界一流大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為促進中外音樂文化交流,為中國音樂的繼承、發展和弘揚做出重要貢獻。
學校推進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學科發展、教育教學管理、人才培養質量、師資隊伍結構、校園綜合治理的改革創新;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探索獨立自主的中國音樂教育體系,引領世界音樂教育的前進方向,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高等音樂學府。
曲目
女聲獨唱《茉莉花》 江蘇民歌
女聲小合唱《茉莉花》 河北民歌
女聲獨唱《拔根蘆柴花》 揚州民歌
古箏獨奏《楊柳青》 江蘇民歌
女聲獨唱《七朵花》(碼頭調) 浙江民歌
女聲獨唱《對花》 山東民歌
男女聲對唱《唱秧歌》 山東民歌
女聲獨唱《采蓮船》 山東民歌
嗩吶獨奏《打棗》 河北民歌
女聲獨唱《孟姜女哭長城》 河北民歌
女聲獨唱《繡燈籠》 河北民歌
女聲獨唱《放風箏》 河北民歌
女聲獨唱《畫扇面》 天津民歌
女聲小合唱《鬧元宵》 河北民歌
女聲獨唱《水牛兒》 北京民歌
二胡獨奏《一枝花》 山東民歌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