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繽紛玫瑰”2021國際婦女節特別音樂會
“繽紛玫瑰”2021國際婦女節特別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2021.03.08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2021.03.08 周一 19:30
指揮 李飚
李飚是世界古典音樂界少有的能夠同時成功勝任指揮家和演奏家的藝術家之一。自李飚以指揮家的身份出現在音樂舞臺上起,他的指揮事業在過去的幾年里迅速發展。向音樂大師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和勞倫斯·福斯特學習的過程給予了他極大的啟發和支持。
2020年起擔任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和首席常任指揮及天津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同時繼續擔任柏林國立音樂學院教授,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國家大劇院國際打擊樂節藝術總監,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首席客座指揮。
李飚出生于中國南京,五歲開始學習音樂。1982年進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1988年畢業時,作為新中國首位公派打擊樂學生,被文化部選送到蘇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立音樂學院隨斯留基業夫教授學習。畢業時,獲俄羅斯國家一級音樂碩士文憑及莫斯科音樂學院金質畢業獎章。1995年,獲德國國家文化基金會獎學金,在慕尼黑國立音樂學院彼得·薩德羅教授指導下完成大師文憑。 學生時期,他曾在許多音樂比賽中獲獎,包括第一屆國際達布雷申音樂比賽銀獎。他是世界范圍內首位在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的華人打擊樂演奏家。
李飚曾在諸多世界著名音樂節中演出,并同世界上許多樂團成功合作,如: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維羅納歌劇院、捷克愛樂樂團、里昂愛樂樂團、北德廣播樂團、法國蒙佩列爾歌劇院、丹麥國家交響樂團、葡萄牙古本江交響樂團、馬賽愛樂樂團、意大利托斯卡尼尼交響樂團、匈牙利李斯特室內樂團、香港管弦樂團、波蘭廣播交響樂團、保加利亞國家交響樂團、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澳門樂團、香港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等等。合作的音樂家包括:姆斯基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勞倫斯·福斯特、喬納森·諾特、法比奧·路易斯等,演出足跡踏遍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應中央音樂學院邀請,李飚于2003年(34歲)成為該校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2006年被柏林漢斯-埃斯勒國立音樂學院聘為終身教授,成為第一位在世界頂級藝術學府擔任終身教授的華人音樂家。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應邀進行表演和閉幕式的音樂前期錄音。
2008和2009年李飚帶領其樂團完成中國12個城市巡演。2009年4月-5月,李飚在歐洲的8個國家演出32場音樂會,被國際輿論稱為一次跨時代的巡回演出。
2008年,李飚榮獲奔馳汽車-AMG-生活雜志“國家精神創造者榮譽獎”,2009年榮獲《芭莎男士》“2009中國品位成功年度人物”。
從2010年開始,李飚受邀擔任梅賽德斯-奔馳國際音樂節和中國國家大劇院國際打擊樂節音樂總監,兩個藝術節已成為中國成功的藝術節,用無盡的創意向人們證明音樂蘊含的無限潛力與不可思議。
2014年5-6月,李飚帶領他的樂團首次踏入南美舞臺,并進行了為期三周的巡演,此次巡演貫穿南美眾多著名劇院,從烏拉圭國家劇院、智利圣地亞哥國家劇院、巴西里約市立劇院,到有著世界三大劇院之一之稱的阿根廷科隆大劇院、巴西圣保羅音樂廳和哥倫比亞波哥大市立劇院。樂團所到之處均座無虛席,受到南美聽眾的熱情追捧。
2017年5月,李飚作為打擊樂獨奏家參加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千年之約》文藝演出。
2018年,李飚登臺德國漢堡易北河愛樂音樂廳,成為第一位在這座開幕于2017年的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廳之一華人音樂家;同年,李飚與著名指揮大師法比奧·路易斯攜丹麥國家交響樂團在哥本哈根和亞洲進行巡回演出。李飚多次在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古典音樂專欄節目“重視古典音樂”中演出,為百代等世界著名唱片公司錄制了9張唱片,2015年成為索尼音樂簽約藝術家。
2013年,李飚應邀在意大利“威爾第200周年音樂節”的開幕音樂會上作為首位華人指揮家指揮意大利托斯卡尼尼愛樂樂團,全場威爾第的作品得到了意大利媒體轟動性好評,隨后被邀率領著名的意大利帕爾馬皇家歌劇院交響樂團在中國5大城市巡演新年音樂會,2016/17音樂季。李飚再次執棒法國馬賽歌劇院交響樂團,并首次與瑞士比爾索洛圖恩劇院管弦樂團以及捷克雅那切克愛樂樂團合作;于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指揮首次訪華的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也收獲了巨大成功。2017年1月李飚再次聯手德國勃蘭登堡交響樂團進行新年音樂會巡演,并在德國首次同該樂團合作全套貝多芬交響樂系列音樂會。
2017/18音樂季中,李飚于2017年10月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廳,再次執棒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并全球直播該音樂會,在塞薩洛尼基音樂廳執棒希臘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同月,李飚還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愛樂大廳指揮俄羅斯國立新西伯利亞愛樂樂團的圣誕藝術節開幕音樂會,并在2017/18年新年音樂會季帶領該團完成其首次中國音樂之行。2018年,李飚與樂團的合作更加頻繁和緊密,與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馬賽歌劇院、俄羅斯國立交響樂團、韓國KBS交響樂團及以及其他許多國際交響樂團進行合作。
“李飚的音樂如潮涌般向你撲來,音樂廳每個角落都在被他感動。”——意大利《共和報》
“不可超越的光彩。”——奧地利《皇冠報》
“語言無法描述的震撼,觀眾為之熱淚盈眶。”——德國《南德日報》
“無法想象的技巧。” ——匈牙利《布達佩斯日報》
“能感動你為之哭泣的打擊樂。”——德國《古典音樂雜志》
藝術家 宋飛 二胡
宋飛,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教授,博導。現任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中國音協副主席、音樂表演委員會主任、二胡學會會長。首屆“ART”杯國際比賽二胡專業組一等獎獲得者。在國內外舉辦有多場個人獨奏音樂會,出訪數十個國家演出,被媒體喻為“中國二胡皇后”和“中國當代譽滿國際樂壇的二胡演奏家”。自幼得到其父宋國生教授嚴格且科學、系統的二胡演奏訓練。曾隨安如礪、劉明源、張子謙、王范地等大師學習各類弓弦樂器以及古琴、琵琶等,得其真傳。首演新創作品60首,出版有十幾張演奏專輯,其演奏風格和對作品的詮釋,成為最具權威性的演奏版本,具廣泛影響力。在二胡教學方面,開創了獨具特色的二胡“雙語”教學模式,培養出一批才華出眾的學生。
藝術家 謝楠 小提琴
“當今最杰出的華人女小提琴家之一”(舊金山《世界日報》),被國內外評論界譽為“小提琴奇才”、“提琴魔女”。現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小提琴學會副會長,中國女音樂家協會理事,CCTV鋼琴、小提琴大賽評委。
極具非凡音樂天賦的謝楠,九歲登臺演奏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協奏曲》,獲廣東省音樂大賽第二名;十四歲在北京國際青少年小提琴比賽中一舉成名;十六歲在波蘭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中再次獲勝,并同時榮獲該賽唯一的“維尼亞夫斯基作品最佳演奏獎”。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評委會主席布熱祖夫斯基在評語中寫道:“富于激情的精彩演奏……令人回味無窮。”著名英國小提琴家馬斯特斯稱她是“了不起的天才”。
由于成績突出,謝楠多次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表彰與嘉獎。中央電視臺亦多次為其錄制個人專輯并向全國播放。
謝楠先后從師朱雄震教授、黃曉芝教授、林耀基教授,以優異成績獲碩士學位后赴美深造,從師ALICE SCHOENFELD教授,并獲南加州大學音樂學院頒發的最高演奏家文憑。謝楠曾得到著名小提琴大師斯特恩、阿卡多、祖克曼親自指導,受到大師們高度贊賞。1999年,謝楠成功錄制出版了被偉大小提琴大師海菲茨譽為小提琴圣經的《克萊采爾42首隨想練習曲》,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錄制該作品(全套)的小提琴家,并錄制出版《弦琴往事》、《馬思聰作品集》等多張個人演奏專輯。近期,謝楠獲得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資助計劃,成功錄制并即將出版《勃拉姆斯三首小提琴奏鳴曲》,填補了國內這項空白。
多年來,謝楠活躍在各地音樂舞臺,經常參加世界各地重大演出交流活動,出訪英國、德國、奧地利、波蘭、芬蘭、朝鮮、俄羅斯、荷蘭、日本、美國、南非、韓國、泰國及我國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深受觀眾熱列歡迎與高度贊譽。她應邀在北京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日本亞洲交響音樂節、2005亞洲文化部長論壇、中央電視臺音樂臺三周年慶典音樂會等擔任小提琴獨奏;與中國愛樂樂團、中國交響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中國青年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臺灣愛樂樂團、約翰內斯堡愛樂樂團、芬蘭KUOPIO交響樂團、荷蘭BRABANTS交響樂團、澳門樂團、漢城室內樂團、香港中樂團、臺北實驗國樂團等國內外眾多著名樂團合作演出,均擔任小提琴獨奏,所到之處好評如潮、反響熱烈。自任教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以來,她將熾熱的愛心投入教學,她的學生在國內國際重大比賽中均獲大獎。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心系災區毅然舉辦義演音樂會,將票房收入全部用作建立“謝楠音樂教室”。
作為一名杰出的中國音樂家,謝楠立志以弘揚中國音樂作品為己任,2002年以來,她在著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荷蘭飛利浦音樂廳、日本大阪音樂廳、南非約翰內斯堡音樂廳等著名音樂廳公演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均獲巨大成功(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演出實況已由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發行)。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及臺北中正音樂廳她分別與香港中樂團、臺北實驗國樂團演出國樂版《梁祝》,引起極大轟動,被媒體稱為“蝴蝶女王”。她的演奏精彩華麗、熱情奔放,音色圓潤甜美,音樂細膩感人、攝人魂魄。她的出色演繹被譽為“激情的冷靜、理智的火花”。
藝術家 蘇貞 中提琴
蘇貞,中央音樂學院中提琴教授、中提琴教研室主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AM客座教授,著名中提琴演奏家,英皇音樂考級委員會ABRSM中國區總顧問,中國音樂學院特聘專家,亞洲青年交響樂團特聘顧問,北京音樂家協會理事,國際中提琴大賽首位中國評委,中國第十屆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
1996年,任中國交響樂團中提琴副首席。后獲全額獎學金赴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AM繼續研究生學習,師從著名中提琴教育家John White先生。學習期間,幾乎囊括該院所有中提琴獎項,并在1997年Lionel Tertis 國際中提琴大賽獲獎,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建院180多年來首位獲得院長獎(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頒發給畢業生的最高獎項)的中提琴家,現為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榮譽院士。
2000年到2004年,任英國BBC愛樂樂團中提琴副首席(終身制席位)。作為獨奏家和室內樂演奏家,應邀在世界各地舉辦獨奏、重奏音樂會,包括愛丁堡國際音樂節、日內瓦國際音樂節、東京國際藝術節和國際中提琴藝術節等。
2004年,應邀回到中央音樂學院任教,成為學院最年輕的正教授。一直活躍在世界各大音樂節的舞臺上,并在各地教授大師班,包括Great Mountains 國際音樂節、奧地利Academy of Music,法國國際音樂節等。其專輯“英倫狂想曲”2014年在倫敦發行,一經面市便引起轟動,被國際一流“留聲機”雜志、“Strad”譽為“全球最著名的中提琴家”,“精彩絕倫的演奏”。
在十幾年的教學工作中,她已有很多學生在國內外各大職業樂團和大學任教。蘇貞是Lionel Tertis國際中提琴大賽評委,成為首位出任國際頂級中提琴大賽的中國評委。她也在中國最高音樂類綜合性大獎“金鐘獎”以及北京國際弦樂四重奏大賽中擔任評委。她還是中國CCTV鋼琴小提琴全國大賽以及2012梅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特約藝術家。
藝術家 張慧芳
國家一級演員,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杜鎮杰、張慧芳項目工作室領銜主演。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著名青衣演員。第三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畢業于河北省藝術學校京劇科。師從金雪琴、齊蘭秋、宋德珠、李嬿、周長蕓、于玉蘅、謝銳青、王小蓉、蔡英蓮、安榮卿、劉秀榮、李維康、楊春霞、李玉芙、李炳淑、張南云、譙翠容等京劇名家。扮相俊美,嗓音寬厚圓潤,演唱韻味醇濃,臺風端正凝重。擅演《謝瑤環》《穆桂英掛帥》《鳳還巢》《玉堂春》等劇目。
演出團體 北京交響樂團
被譽為“首都明珠交響樂團”的北京交響樂團,成立于1977年10月,隸屬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上世紀90年代,北京交響樂團在時任藝術總監譚利華的領導下,進行了重大改革與調整。2020年聘請我國著名指揮家、打擊樂演奏家李飚擔任藝術總監和首席常任指揮。作為中國首都北京音樂文化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創造者,該團在成立和發展的43年中,憑借高度的職業化標準、嚴謹的演奏技藝、豐富廣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樂修養,使得北京交響樂團成為中國最受歡迎和國際頗有影響力的樂團之一,贏得了世界性的廣泛關注與贊譽。
北京交響樂團多次代表國家及首都參與大型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并多次出訪德國、英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捷克、波蘭、克羅地亞、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韓國等國,并在全國各地包括港澳臺地區舉辦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載譽完成了歐洲巡演,獲得歐洲評論界極高的評價。2013年樂團首次登上美洲大陸,對墨西哥、美國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巡演,美國發行量最大的《華盛頓郵報》通欄標題稱——“北京交響樂團掀起古典音樂熱潮”。
北京交響樂團從1994年就開始致力于廣泛而深入的普及交響音樂會。其足跡遍及北京的軍營、廠礦、學校、社區以及中國的各大音樂廳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跡中,北京交響樂團的普及音樂會多達近千場,涉及不同職業和不同年齡的觀眾人數上百萬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響樂團發起的“首都市民音樂廳”,倡導“百姓身邊的交響樂”,推動古典音樂走進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曲目
春之聲圓舞曲 約翰·施特勞斯 曲
第六二胡協奏曲《山河頌》 關乃忠 曲
第三樂章“頌”
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為小提琴、中提琴和樂隊而作 莫扎特 曲
第三樂章:快板
四首波爾卡 約翰·施特勞斯 曲
雷電波爾卡
安娜波爾卡
農夫波爾卡
閑聊波爾卡
河清海晏霞鳥飛,選自《京城大運河》 楊乃林 曲 李東才 詞
梅派青衣:張慧芳
鼓師:劉洋
琴師:艾兵
一步之遙,選自電影《聞香識女人》插曲 卡洛斯·葛戴爾 曲
芭蕾組曲《南美大牧場》(埃斯坦西亞) 阿爾貝托·吉納斯特拉 曲
雇農的舞蹈
麥田舞蹈
牧場主
終曲(馬拉博舞蹈)
二胡:宋飛
小提琴:謝楠
中提琴:蘇貞
梅派青衣:張慧芳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