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定點幫扶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紀實
這是一抹亮麗的青春色彩,這是一股激揚脫貧攻堅的青春力量。2020年是國家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中央音樂學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國務院扶貧辦、教育部部署安排作為新增定點扶貧高校,被列為扶貧攻堅的“國家隊”,定點幫扶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
化隆地處青海省的東部,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以回族為主,漢、藏等15個民族聚居的回族自治縣,其中:農業人口24.5萬人,占總人口的79.8%;城鎮人口6.18萬人,占總人口的20.2%。全縣耕地總面積為54.95萬畝,人均耕地不足2畝?h域經濟不發達,基礎設施落后,自然生態環境脆弱,產業結構單一,教育資源匱乏,加之今年受疫情和經濟形勢影響,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根據國務院扶貧辦和教育部的部署安排,今年中央音樂學院與中國地質大學以結對子的形式,定點幫扶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中央音樂學院已派出兩名干部掛職定點參與該縣的脫貧工作,為助力化隆縣脫貧攻堅貢獻力量。據了解,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定點扶貧青海化隆工作,成立了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書記校長擔任雙組長,黨委辦公室具體負責協調該項工作。中央音樂學院依托自身優勢和資源,持續開展教育扶貧、人才扶貧等工作,確保各項幫扶舉措全面“開花”,不斷提高化隆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中央音樂學院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扶貧工作,近年來利用自身優勢對山西呂梁和陜西延安等地開展了諸多幫扶工作。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旻對此強調,定點對口幫扶需統籌發揮資源優勢,協力解決定點脫貧攻堅特殊困難,精準對接貧困縣需求,合力做好定點扶貧工作,要履職盡責,通力協作。深入落實脫貧任務創新扶貧形式,豐富扶貧內容,要把工作做細做實,助力青海化隆縣,堅決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全面完成各項任務。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從全局高度、戰略高度、歷史高度,把脫貧攻堅擺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扶貧工作要保證脫貧后的可持續發展,要對幫扶對象有長期的影響和作用,要充分調動學校各方面的資源,創新幫扶機制,開闊思路,發動群眾,實實在在地做好扶貧工作。
化隆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占奎特別提出主要幫扶的需求:一是希望發揮中央音樂學院的教育資源優勢,對化隆縣中小學音樂教師和相關音樂人才進行培訓,對化隆縣基層干部進行培訓,選派2名干部、教師到化隆縣掛職支教。二是為化隆縣投入幫扶資金,在群眾“扶智”聽讀音樂卡點建設,提升群眾文化素養,助力精神脫貧方面提供幫扶。三是引進幫扶資金定點資助“青海宗喀白日光唐卡藝術”深層發掘,發揚藏族傳統文化藝術,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就業。四是借助中央音樂學院社會資源和教職工所需,幫助化隆縣銷售農副產品。
針對化隆縣幫扶具體需求,經過考察調研,中央音樂學院離退休辦公室副主任王振國掛職化隆縣副縣長、院長辦公室科級干部李瑋任駐村第一書記。4月20日, 2名掛職干部啟程赴青海省化隆縣,正式投入扶貧工作。剛到化隆的第二天,李瑋就去任職的二塘鄉紅牙合村任第一書記,這里也是整個化隆縣海拔最高的鄉鎮,有“十里不同天,一天走四季”的說法。莊子灣小學,只有一年級、二年級,因為地處邊遠山區,目前只有一位老師上課,這些小孩子從來沒有上過音樂課,從9月開始,李瑋還兼任這個學校的音樂教師,為孩子們開啟音樂課程,為村里貧困戶的孩子補習作業。李瑋為二塘鄉中心學校捐贈了電子琴教材,新學期開始,孩子們就上起了電子琴興趣班。在李瑋的努力下,二塘鄉首屆生態鄉村音樂群眾文化藝術節在8月舉辦,這是積極響應海東市河湟文化藝術節的一項活動,李瑋說,“鄉里從來沒有辦過藝術節,第一次辦,就是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展示鄉里的傳統文化,提高群眾文化自信,展示當地生態環境,拉動當地經濟,促進各民族融合發展!彼囆g節以回族婚禮宴席曲和藏族倉央嘉措情歌音樂會為主線,挖掘民族民間文藝特色,展示非遺魅力。李瑋還積極協調中央音樂學院考級委員會對接化隆縣青少年活動中心,在化隆設立中央音樂學院視頻考級點,并培養當地音樂教師。這個項目主要功能是對化隆縣兒童音樂教育層面進行全面提升,配合支教教師來化隆后的“鄉鎮有音樂、校校有歌聲”項目再加上設置的高一起點音樂特色班,將全縣音樂藝術教育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全層次音樂普及及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有機結合起來,利用3至5年,全面改善當地音樂人才缺乏的困局。據了解,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已派出第一批2名碩士研究生前往化隆進行支教,開始為當地中學中選拔出的66個孩子組成的兩個音樂特色班進行專業課教學及訓練,而該支教活動將為長期支教。
扶貧攻堅的沖鋒號角響起,有志的央音學子們積極踴躍參與。除了在當地駐村的扎實工作以外,今年4月底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不同專業的21名同學組成了一支學生扶貧志愿者團隊,并組建了文案策劃組、創意宣傳組、人力及數據組、教學與對接組等小組。從“0”到“1”,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擼起袖子加油干”,志愿者同學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疫情當前溝通不暢”“沒去現場不了解情況”“產品幫銷時面臨技術難點”……這些都不能阻擋同學們的赤子之心。晝夜兼程的一個半月,奮斗在扶貧工作一線的志愿者們通過產品幫銷、文案編輯、視頻剪輯、海報設計、微信公眾號制作等一系列工作,讓遠在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化隆縣“走”進大眾的視野,也讓那里的優質產品走向市場。值得一提的是,在產品幫銷方面,面對扶貧產品缺少宣傳、購買渠道單一等問題,志愿者們精準施策,通過微信公眾號、倡議書發布等宣傳方式,逐步建立起“央音特惠扶貧產品團購群”。在“微店”平臺上建立起了專屬于中央音樂學院的扶貧店鋪——“央音特惠扶貧產品”,還完成淘寶店的建設,為扶貧工作開辟更廣闊的平臺。
從“1”到“無窮大”,從“跟我來”到“我要來”,越來越多的中央音樂學院師生主動加入到扶貧攻堅的任務中,涓涓細流正匯成大海。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