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曲協積極推進曲藝學科進入高等教育體系
“中國曲藝藝術學科專業建構、發展和路徑研究”線上直播活動舉辦
——積極推進曲藝學科進入高等教育體系
為大力推進曲藝學科建設和專業設置工作,中國曲協聯合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日前共同舉辦“中國曲藝藝術學科專業建構、發展和路徑研究”線上直播活動。“從藝術教育本身來看,曲藝是進入高等藝術教育體系當中相對較弱的藝術類型,但又是曲種極為豐富而且群眾基礎最牢固的一種藝術門類,不應該缺席高等藝術教育體系。”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在直播中說。
本次活動是中國曲協繼舉辦第七屆全國高等院校曲藝教育峰會后,為探索推進曲藝高等教育舉辦的又一重要活動。直播活動邀請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戲劇與影視學科評議組、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開設曲藝專業和課程的高校等有關單位的專家學者開展研討。專家們認為,曲藝作為中華民族說唱藝術的統稱,具有2500多年歷史,現有500余個曲種,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和重要載體。曲藝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規律、表演體系和審美風范,是最能代表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藝術門類之一,理應進入高等教育序列,實現高質量發展。曲藝雜志融媒、嗶哩嗶哩、快手等平臺面向全國藝術院校教師和學生進行了直播,觀看直播人數達12600余人。
直播活動中,中國曲協顧問、中國曲協曲藝教育與學科建設委員會主任崔凱通報了中國曲協加強曲藝學科專業建設的情況。他表示,歷經8年時間,凝結著數百位曲藝工作者心血的首批全國高等院校曲藝本科12本系列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0年底全部出版,中國特色曲藝高等教育教材體系得以構建;中國曲協等連續7年舉辦全國高等院校曲藝教育峰會,引導支持越來越多高校開設曲藝課程、開展曲藝學術研究、開始曲藝專業招生,團結凝聚了曲藝高等教育和學科建設中堅力量;著力推動高等院校開展理論學術研究,設立中國曲藝發展史上首個曲藝藝術研究基金,形成了《中國特色曲藝理論學術話語體系研究》《曲藝藝術作品評價體系構建研究》等一批有分量有價值的課題研究成果;同時,積極營造曲藝高等教育和學科建設輿論氛圍,抓住專業目錄和招生目錄調整重大契機,與有關部門多次溝通,就加快推進曲藝學科建設和專業設置工作達成諸多共識,支持中央戲劇學院、北京城市學院等院校積極申辦曲藝專業并取得重大進展。在中國曲協推動下,曲藝進入學科體系和高等教育體系條件已經成熟。
與會專家就曲藝學科進入高等教育形成了普遍共識。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周星認為,曲藝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但很長時間以來,卻不能以學科的面貌進入高等教育體系。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有責任有義務吹響進軍號,向全國教育界推廣曲藝學,助力曲藝學科進入學科專業序列。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認為,曲藝藝術長期在本科教學體系建設之外,是很不正常的現象。從建成文化強國、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等多個角度看,曲藝高等教育必將會成為諸多傳統藝術門類教學中新興的亮點和增長點。胡智鋒表示,曲藝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中國文藝不可或缺的中國特色藝術樣式,理應成為滿足重大國家戰略需求的重要力量。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師范大學亞洲與華語電影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燕呼吁,各方面要同心協力,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教育界有識之士認識到曲藝學科建設對于藝術教育的重要價值,參與到曲藝學科和專業建設當中。
就如何加快推進曲藝進入高等教育等話題,專家們積極建言獻策。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院長駱平建議,一要有系統的規劃,從專科起點直到博士生流動站,從專業到學科都應該有完整的培養體系和培養規劃;二要有實施的戰略,曲藝集聚綜合性藝術表現力的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它在藝術內部的分工需要十分專業和細致,在提升到學科方面需要有戰略性謀劃;三要有規范的做法,在專業建設方面,傳統曲藝師父帶徒弟的方式要跟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及現代化教學方式緊密結合起來,切實解決業界有著豐碩實踐經驗的從業者因學歷職稱不能進入到教育領域的瓶頸問題。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