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讓易地扶貧安置點的孩子上好音樂課
日前,由貴州省教育廳主辦,人教社所屬人教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貴州省‘國培計劃(2021)’——易地扶貧安置點學科骨干教師(小學、初中音樂)培訓班”在浙江省杭州市圓滿落幕,來自貴州省各地市200名小學和初中音樂學科骨干教師參加了本次培訓。
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貴州省近年來面對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義務教育階段骨干教師開展系列“國培計劃”培訓。培訓著力針對教師的師德師風,對新環境、新崗位的適應,對新課程、新教材、新教法的理解,以及課堂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等方面開展專項培訓,整體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師德師風水平,確保安置點孩子有學上、上好學。其中,小學、初中音樂學科培訓任務由人教文化交流中心承擔。
人教文化交流中心在全面考慮參訓音樂學科骨干教師的教學現狀和培訓需求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課程方案,努力為教師們提供優質的培訓體驗和一流的培訓服務。本次培訓,中央音樂學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浙江音樂學院、華東師范大學、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匯聚杭州,針對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與音樂教育教研、教學創新等熱點與重難點開展了為期10天的專題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元。
本次培訓,人教社邀請了華東師范大學姚榮副教授對教師法修訂下中小學教師的師德規范進行了解讀,讓大家更為深刻地理解了“教師”這一角色對塑造人的重要意義,也全面了解了法律賦予教師的權利和義務。通過深入學習修訂教師法所詮釋的教育基本理念與責任,進而深化職業理解、厚植教育情懷。
為使參訓教師開展基于音樂教學反思、指向教學改進的行動研究,掌握實踐教學的核心知識并獲得必需的技能,有效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本次培訓設計了“基于素養導向的音樂生本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與思考”“多覺聯動智慧創生:基于SECI模型的音樂創·享學習模式”“音樂教學中‘有效聆聽’的實施策略”“以評促教的常態化教學研究”等課程,分別由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杜宏斌老師、浙江音樂學院崔學榮教授、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王秀會老師、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繆軍老師等進行授課。
專家們的培訓內容聚焦音樂課程核心素養、音樂關鍵能力、音樂課程的有效教學及評價等,側重堅持音樂審美、注重實踐體驗、突出學生主體、追求教學實效的基本教學理念,和圍繞音樂素養、構建生本課堂的改革目標,強調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音樂課堂應是為學而設、為學而教、為學而融、為學而評的“四為課堂”。為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教師須真正讀懂學生、真正讀懂教材、真正讀懂課堂。通過落實音樂學科的“以評促教”,激發學生元認知,從而達成有效的深度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必備的學科關鍵能力直至音樂素養的不斷提升。
在當前“雙減”和“五育并舉”的背景下,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教材解讀能力、教學能力、創新能力及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亟待提升。為使參訓教師反思既有的教學經驗,通過培訓學習生成實踐智慧,并在返崗后更好地開展教學,本次培訓還設計了“基于柯達伊教學法的陶笛集體課彈奏”“合唱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鋼琴聲部的表現力與結構力”“器樂教學培訓WOODI豎笛教學”“戲劇教育”等內容,分別由中國石油大學賴達富教授、中央音樂學院韓瀚副教授、浙江音樂學院欽麗麗教授、河南省名師張玉佩老師、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楊佳音老師等進行授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