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發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藝術是監測學科之一
日前,教育部印發《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21年修訂版)》,藝術是監測學科之一。
此次方案的制定,是為了進一步完善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制度,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義務教育質量提升。以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為指導思想,促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方案中拓展了監測學科領域,每個監測周期為三年,每年監測三個學科領域。
第一年度監測數學、體育與健康、心理健康;
藝術則與語文、英語列入第二年度監測;
第三年度監測德育、科學、勞動。
考慮學生認知和學習能力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監測對象為義務教育階段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監測內容主要圍繞學生全面發展要求,重點監測學生德智體美勞教育質量狀況。而藝術主要監測學生掌握藝術基礎知識情況,通過藝術作品和活動感受美、表達美的能力,審美趣味和審美格調。
監測以學生現場參與、演唱等形式進行,將學生學業表現劃分為水平Ⅳ(優秀)、水平Ⅲ(良好)、水平Ⅱ(中等)、水平Ⅰ(待提高)四個水平段。
抽樣監測成果最終生成的報告,供人民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使用,為診斷教育質量、制定和調整教育政策、引領推動教學改革、改進教育管理等問題做參考。
此次制定的監測方案,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僅是對學生在各學科發展水平和核心素養的監測,更是對于學校教育教學的監督。
藝術作為國家義務教育監測學科,證明了提升審美教育的迫切性,這也是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亟待加強的環節。
在今年5月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也表示,要讓學生學會1-2項藝術特長,來豐富學生們的生活。
王登峰認為,擁有藝術特長的孩子,在將來不一定成為藝術家,但是,他們一定擁有很高的藝術素養、審美素養與人文情懷,這也正符合國家發展中,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藝術教育,其實早就不是了學校的必修課,更是每一個人人生的必修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