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藝術學院原創音樂劇《信念·青春》打牢信念之基
為了弘揚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激勵青年學子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大連藝術學院始終把“大思政”育人體系建設置于學校工作的首位,秉持著“思政鑄魂、立德育人、大愛情懷、守正創新”的育人理念和“傳承英雄遺志、深化黨性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傳揚紅色基因”的初衷,堅定不移地推行以原創劇目為載體的“思政+藝術+實踐”長效育人機制,面向廣大青年學生,延伸到全社會,旨在以精品力作引導人、教育人、感染人,促進文藝繁榮,充分發揮高校文化傳承與創新功能。從2013年開始,大連藝術學院相繼創作了“和平三部曲”(《湯若望》《櫻之魂》《和平頌》)和“青春四部曲”(《絲路·青春》《追夢·青春》《夢想·青春》《信念·青春》),7部系列劇目以青年人的獨特視角熱情歌頌偉大時代。
劇目創作主題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連藝術學院以理想信念這個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問題為切入點,打造了大型原創音樂劇《信念·青春》。這部劇是由大連藝術學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賢俊擔任總策劃、總出品、總監制,駐校執行董事王晶擔任總導演、總撰稿,作曲家高大林擔任藝術總監及領銜作曲,并由學校的專業骨干教師和全校學生們共同參與、傾力打造的一部集音樂、舞蹈、戲劇、文學、多媒體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為一體的大型原創音樂劇。《信念·青春》的劇本創作歷時近兩年,創作組深入祖國各地進行藝術采風、考察調研,走訪人物原型所在地,查找背景資料,組織專家研討,獲取創作靈感與素材。在藝術呈現上,充分發揮大連藝術學院交響樂團、音樂劇劇團、合唱團和舞蹈團的恢弘氣勢,利用音樂劇表現形式多樣化的特點,將人屏互動、情景表演、全息投影、裸眼3D等豐富的表現形式和新技術應用在舞臺之上。用舞臺藝術的形式,塑造和展現了不同時代優秀共產黨人的典型形象,表現了他們為實現崇高理想信念而英勇奮斗、舍生忘死的英雄氣概和錚錚鐵骨,旨在讓大學生了解黨的初心和百年歷程,補精神之鈣,蕩思想之塵,為立德樹人打牢信念之基。
劇目主要內容
《信念·青春》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為依據,以“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三個時段的英雄故事為線索,選取了革命先烈夏明翰,表現中華民族在血雨腥風中站起來的艱難歷程;選取了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表現新時期共產黨人牢記黨的宗旨,不忘初心使命,帶領人民群眾改天換地、脫貧致富的偉大創舉;選取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我國航天事業發展里程碑式人物孫家棟,表現中華民族強起來的宏偉業績。通過三個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和事跡呈現,深刻揭示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沖破黑暗、迎接黎明耀眼的光,是改天換地、建設祖國強大的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朽的魂。引導青年學子,唯有信念牽系,理想才能高飛。三個時段,三個人物,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構成了黨的歷史上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壯麗畫面。
劇目演出傳播與影響
原創音樂劇《信念·青春》于2021年5月14日在大連開發區大劇院首演,并通過新華社App、共青團遼寧省委員會官方微信視頻號、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同步直播,全網總觀看人數達100余萬。劇目得到了《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多家媒體的廣泛報道,社會影響深遠。為了讓全體學生一同“上黨課、學黨史、演英雄、學英雄”,成長為專業硬、思想強、覺悟高、有擔當的新時代新青年,大連藝術學院于5月至6月在校內進行了8場劇目巡演,全校萬名師生同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課”,從劇目中汲取黨史力量,樹立堅定理想信念。6月11日,經過首演和校內巡演,不斷打磨精品劇目,原創音樂劇《信念·青春》入選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的“遼寧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在大連開發區大劇院演出。同時,劇目還被遼寧省委教育工委列為全省高校黨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內容之一;被大連市委宣傳部列為全市黨史學習教育4項重點文藝創作項目之一。7月11日、12日,原創音樂劇《信念·青春》在大連開發區大劇院演出2場,來自行知教育協作聯盟的國內部分民辦高校領導和老師,中共大連市委統戰部、大連金普新區總工會等部門的工作人員以及大連各高校師生共同出席觀看。此外,學校將嘗試結合影像創作手段將此劇目拍攝制作成音樂劇電影,以更多創新、靈活、生動的形式展現主題內容。目前,主創團隊正在修改劇本,將繼續以更好的藝術呈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