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4K+VR,“云演唱會”會成為音樂產業的新常態嗎?
過去數月來,面對疫情大考,人們通過互聯網關注疫情信息、在線娛樂、辦公、上課、購物、問診……深刻體會到網絡通信及其支撐的數字技術帶來的便捷與溫度。
借助5G/千兆家寬、4K超高清、VR、多視角等新技術、新形式,音樂產業的玩家積極將線下演唱會/音樂會“復刻”到網上,力圖讓”云演唱會”成為人們在線娛樂的日常。
5月9日-5月10日,4K花園、電信運營商、華為等合作伙伴攜手,連續兩晚云直播“別來無恙 超高清線上直播演唱會”,以“5G+4K+VR+多視角”將精彩紛呈的現場演唱會搬移到線上,用高度還原的“云現場”效果向抗疫期間的廣大用戶致以最貼心的慰籍。
這場持續兩晚的“云演唱會”在TV端、手機端、VR端展現了“比現場,更現場”的效果;特別是其中的4K超高清畫面、8K VR極致沉浸感、多視角自由切換,讓不少觀眾大呼過癮。相應地,產業層面也掀起一些話題討論,不少觀察評論在肯定之余也發出疑問:這樣的”云演唱會”是疫情期間的曇花一現,還是今后音樂產業的新常態?
5G+4K+VR+多視角加持,“云演唱會”高度還原并超越現場
“云演唱會”到底香不香?首先取決于體驗,即看用戶對這種“云現場”形式的整體觀感。從介紹看,“別來無恙 超高清線上直播演唱會”主打5G+4K+VR+多視角,即圍繞5G+千兆超寬網絡支撐下的超高清、沉浸式、多視角做文章,力圖打造一場高品質視聽+零距離交互的“云現場”盛宴。
用戶可自由切換視角
超高清是第一位的,這是呈現演唱會/音樂會現場的基礎,也是在線視頻消費不可逆轉的習慣。為了保證超高清播出,由專業導播通過調度現場14臺廣播級4K攝像機完成4K HDR信號制作,不僅保證TV端的真4K效果,還可以讓手機端觀眾自由縮放4K視頻畫面,在將局部細節放大2-3倍時仍有高清體驗。
沉浸式是現場演唱會的一大特點,對標線上須用VR技術,才能立體還原現場。本次演唱會采用了5路與演員“近在咫尺”的8K VR攝像機直播,為觀眾提供了明星“觸手可及”的VR視頻畫面,獲得8K分辨率VR視頻特有的逼真觀感。
多機位8K VR
多視角是現場演唱會更必不可少的體驗,對應線上就是要讓觀眾獨立選擇視角,自由切換觀看。本次直播,主辦方現場布置了多路獨立鏡頭切換,可以呈現多個獨立視角,觀眾既可以在同一個視覺窗口、同一時間觀賞不同視角的畫面,也可以通過主畫面-子畫面切換,捕捉到藝人表演過程中精彩的細節瞬間。
多視角帶來的體驗升級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它將視角的選擇權由導播交給用戶,帶來更具個性化的體驗,是傳統直播不曾滿足的。另一方面,多視角能夠將細節瞬間拉到用戶跟前,達到即使現場前排觀眾也無法奢望的體驗。
此外,本次直播4K花園還與華為合作,借助后者的WeLink系統,在直播中接入多路“云觀眾”畫面,讓相隔千里的用戶與樂隊歌手可以進行“面對面”的互動交流。
主持人后方背景是通過WeLink接入的“云觀眾”
由上可見,5G+4K+VR+多視角加持下的“云演唱會”,已經可以高度還原現場,甚至在某些層面超越現場,對上了用戶永遠追求極致體驗的脾胃,具備了市場需求的源動力。而市場需求,從來都是產業升級的主要驅動力。
網絡升級驅動+關鍵技術就緒,使能“云演唱會”常態化發展
當然,本次“云演唱會”所呈現出來的超高清、沉浸式、多視角特性并非業界目前所具備的打造“云現場”的全部手段,其他諸如自由視角、VR多視角等更多特性,也已被產業各界多次運用于像晚會盛典、體育賽事、游戲直播、文化旅游等場景,取得不少成功案例。特別是其中的運營商,因肩負升級網絡夯實“新基建”的重任,更是聯合產業各界開展了諸多實踐。
當前移動通信和固定通信都正朝著千兆時代邁進,5G和千兆家寬協同發展構建的雙千兆超寬網絡,正在成為全國各地建設智慧城市、發展數字經濟的必選項。
以5G為例,根據運營商業務發展目標規劃,2020年底國內5G用戶預計將發展到兩億,快速成為全球用戶規模最大的5G市場。網絡升級就緒后,運營商勢必需要聯合產業各界積極拓展適配的行業應用充實管道,超高清視頻首當其沖。而構建4K/8K超高清、VR、多視角、自由視角為主要特色的常態化直播,將是吸引用戶不斷使用業務的最佳選擇。
強大的5G網絡不僅提供超寬通道,還極大延展了云、AI、邊緣計算等技術能力,它們一起作用于“云演唱會”這樣的超高清視頻應用場景,將帶來多重價值,保障“云現場”得以降本增效地實現。
比如,5G可用于直播現場超高清回傳,縮短現場部署周期;5G+云+邊緣計算的配備,可以極大降低超高清視頻處理、渲染和制作過程中的時延;通過5G與云、AI結合,可以提供云導播、云非編、云超分以及2D轉3D等新服務。
除此之外,超高清以及VR視頻行業本身的技術進步,也在積極推動“云演唱會”類應用的發展。比如本次“云演唱會”中采用的幀同步技術,能夠確保多路視角在時間上完全同步,消除用戶在多視角切換時經常遇到的音視頻不同步現象,保障觀看體驗的完整性和無縫感。
再比如VR視頻信號中的8K FOV技術,其通過“將8K畫面切割成若干個高清晰度的分片,只對用戶看得見的畫面高清晰度分片”,從而在不影響體驗的情況下大幅降低終端芯片解碼和網絡傳輸速率要求,讓更多用戶用4K解碼能力的VR終端即可體驗到8K VR的細膩畫質,真正實現大視角場的超高清、無卡頓,實時完美呈現精彩時刻。
綜上可知,升級的5G網絡與其使能下的多種技術,以及超高清視頻自身領域的多項關鍵技術的準備就緒,為”云演唱會”之類的超高清視頻應用常態化發展掃除了技術實現上的障礙,可以支撐運營商、廣電、OTT、短視頻/直播平臺等產業各方規模化開展此類活動,滿足不斷升級的用戶需求。
從線下到線上,“云演唱會”的未來形態及商業價值在哪里?
傳統線下演唱會/音樂會有其自身完善的組織形態及商業模式,而且也越來越多地觸網直播或錄播,擴大影響及變現,那么從線下到線上的“云演唱會”,將帶動怎樣的產業鏈變革,以及產生怎樣的新商業價值呢?
縱觀過去運營商、廣電、OTT、短視頻/直播平臺等產業各方的實踐可以發現,相比傳統模式它們更加注重線上互動及氛圍的打造,竭力用超高清、VR、多視角、自由視角等“復刻”現場體驗,同時也增加了彈幕、打榜、打賞等新鮮互動方式(特別是在手機小屏端)。疫情期間這種趨勢更為徹底,因為無統一現場或現場零觀眾,愈加考驗“云現場”的高度還原以及云端互動的營造。
總體而言,從線下到線上,“云演唱會”的云端觀眾雖然失去了一些“重現場感”——比如享受/忍受粉絲瘋狂的尖叫、接踵摩肩的燥熱、爆米花或可樂薯片的味道——但收獲的卻是無遮擋、多維度、個性化的視角,隨意聊天、哼唱、搖擺、走動、上廁所的自由,以及靈活選擇繼續或“跳過”觀看的自主權。
主陣地轉移,商業價值自然也相應轉變。比如對運營商來說,在當前主流的云網協同(云計算與雙千兆網絡協同)和內云融合(內容端和網絡端融合)策略下,常態化、規模化的”云演唱會”不僅構成了它們5G/千兆家寬套餐中的差異化業務,也豐富了它們云端視頻平臺的內容供給;對OTT、短視頻/直播平臺來說,”云演唱會”是它們獲取新用戶、豐富在線娛樂服務、開展多元化變現的上佳途徑。
當然,如上所述,這些組織形態和商業模式轉變發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的雙驅動。疫情在這個過程中,只是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明天一定會來,疫情終將過去, 但只要”云演唱會”代表的是最先進的技術生產力,是用戶渴求的最極致的體驗,那么它就會具備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動能!
危機危機,危中有機。技術加持、疫情催熟的”云演唱會”,帶來了全新的在線娛樂方式,正革新著古老而又新潮的音樂產業。面向未來,音樂產業的玩家當需要愈加關注用戶消費升級訴求,充分運用5G、4K/8K、VR等先進技術,打造極致體驗,擁抱產業變革。
再進一步,跳出演唱會/音樂會這一具體場景,你會發現隨著5G和千兆家寬雙千兆時代加速到來,與海量用戶體驗升級切切相關的諸多領域——包括在文化娛樂、游戲競技、教育培訓、醫療健康等等,都在朝著超高清互動的方向發展演進。道理很簡單:當超高速公路建成之后,沒有人不想駕車去一試身手。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