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樂家那勇于擔當歷史責任,盡心竭力做好文化傳承的崇高精神
盡管賀綠汀先生早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就早已享有盛譽,但有關他的生平、音樂創作和作品等方面的廣泛地、更為深入地研究,卻是隨著改革開放而逐漸展開的。與之相同的是,對于中國現代音樂教育的研究雖然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而蓬勃開展起來,但受到“反右”、“文革”等特殊時期的影響,真正開始系統梳理中國現代音樂教育歷史,歸納總結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的具體內容,同樣也是在改革開放后的八十年代。近年來,隨著音樂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加之人們對以賀綠汀為代表的中國現代著名音樂教育家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研究不斷深入,相關的研究成果也紛紛涌現,整體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但我們在查閱文獻的時候,也注意到了如下兩個問題:一是相較于對賀綠汀其它諸如作品、創作方面的研究和對生平的闡釋,對于其音樂教育方面的研究則比較之下較為稀少。自1979年以來只有8篇期刊文章,2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目前沒有,相關著作只有1995年出版的《論賀綠汀》一書中稍有體現。
歸納已經發表的與賀綠汀音樂教育相關的文章的特點,主要表現為:期刊上所刊登的文章,其研究的主要問題大都集中在對賀綠汀音樂教育思想的概括敘述、初步分析等幾個方面,鮮有對其音樂教育實踐展開深入地分析;碩士論文共2篇,一篇僅僅在文章的第二章對賀綠汀的音樂教育歷程和思想進行了極為概括的論述,另一篇雖然通篇從其音樂教育歷程、教育思想觀點及實踐和現實意義進行了論述,但因碩士論文篇幅所限,未能做深入全面的研究。二是中國現代音樂教育的研究雖然近年來頻有文章,但從研究某一音樂教育代表人物切入,進而透過對該人物的研究和分析來得出結果與啟示的成果目前并不多見,僅有對蕭友梅、蔡元培等少數幾位著名音樂教育家為數不多的幾篇研究文章。因此說,以賀綠汀和中國現當代音樂教育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既實現了對賀綠汀本人的全方面研究,同時也為中國現代音樂教育研究找尋到了一個較好的切入點,研究成果具有較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綜上所述,根據論文選題的需要與研究的整體需求,本論文所涉及的參考文獻可具體歸納為五類:賀綠汀相關研究;中國近代、現當代音樂史相關研究;中國近代、現當代音樂教育相關研究;中國音樂美學與美育相關研究和中國音樂社會學相關研究。
關于賀綠汀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集、傳記、回憶錄和論文等幾個方面。早在1981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就出版了《賀綠汀音樂論文選集》,對賀綠汀所著音樂論文進行了遴選和結集出版。1997年至2000年,朱踐耳,戴鵬海,常受宗等人共同編著了六卷本的《賀綠汀全集》(第一卷:聲樂作品;第二卷:器樂作品·大合唱·戲劇音樂;第三卷:譯文·專著;第四卷——第六卷:文論),共收入包括歌曲、大合唱、電影音樂、話劇配樂、音樂戲劇、獨奏、管弦樂等在內的不同體裁作品260多首(部);文章、專著和評論280多篇(部)。全集的完成,真實地記錄了賀綠汀一生對于音樂的思考與具體實踐的過程,對于后學深入開展賀綠汀研究提供了全面、豐富、可靠的第一手研究資料。
1995年和1999年,上海音樂出版社分別出版了由賀綠汀夫人主編的《論賀綠汀》和史中興的著作《賀綠汀傳》。《論賀綠汀》一書對賀綠汀的硬骨頭精神、音樂藝術特色和音樂教育思想進行了著重闡述,對本文研究有著一定的參考意義;《賀綠汀傳》則以傳記筆法生動描繪了賀綠汀波瀾壯闊的一生,為本文寫作提供了情感積淀和史詩般的背景。1999年賀綠汀逝世以后,先生的兩個女兒賀元元、賀逸秋分別于2000年和2003年先后出版了《永遠的懷念——人民音樂家賀綠汀逝世周年紀念文集》和《我的父親賀綠汀》兩部書,表達了子女對于父親的懷念之情。2008年蔣曄、武京予合著的《賀綠汀》是較為近期的傳記類著作。
論文方面,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檢索平臺(CNKI)上檢索“題名”包含“賀綠汀”這一“關鍵詞”的文章共有265篇(1954年——2012年)。這些文章寫作形式主要為研究類論文、碩士論文和記敘類文章。歸納這些文章的寫作內容,主要包括相關史料綜述、賀綠汀傳記類綜述文章、逝世專題紀念文章、賀綠汀音樂思想研究、音樂創作與作品研究、音樂教育教學研究、雜述等幾個方面。關于賀綠汀生平的記述,有詳有略,但記述的角度、框架與內容大抵相同,多是自賀綠汀出生起開始,對抗日戰爭前、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后、“文革”、改革開放后幾個重要階段他的生平與成就進行典型描述,這類文章主要側重全景描述,力求宏觀展示賀綠汀的一生。
相關文章如戴鵬海的《杰出的人民音樂家賀綠汀》、孫琴安的《音樂大師賀綠汀》、蘇洛的《賀綠汀:人民教育家》等。其中嚴農的《硬骨頭音樂家賀綠汀》更是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文章從影響賀綠汀一生的幾個關鍵環節入手,以時而硬朗時而細膩的筆觸,對賀綠汀生平進行了典型描繪,文章的最后,當作者得知90高齡的賀老還在為家鄉出版社整理自己的舊曲的時候,深情的寫道:“賀老,這擔子可不輕啊!賀綠汀同志笑著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說:‘我的骨頭還是硬的’。是的,他的骨頭在任何情況下永遠都是硬的。”[1]文章到此,我們不難理解,這里的硬骨頭,已不僅僅是對敵人的堅決反抗,更包含了作為人民音樂家那勇于擔當歷史責任,盡心竭力做好民族文化傳承的崇高精神。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