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民族樂派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
雖然俄羅斯的音樂到此時已經形成了一些特點,也出現了一些作品,但是俄羅斯作曲家不滿足于單純模仿西歐音樂,他們對本國的民間音樂進行了大量研究。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俄羅斯涌現出大批對俄羅斯鋼琴音樂作出重大貢獻的優秀作曲家。
(一)巴拉基列夫
巴拉基列夫生于1837年,卒于1910年,不僅擔任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以及音樂活動家等多重身份,而且還是“強力集團”的發起人和領導者。
他既通曉西歐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的創作成果,又熟悉俄羅斯民間音樂,為俄羅斯的音樂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音樂方面,巴拉基列夫還十分注重民歌的搜集和研究工作,以自己的博學影響和引導“強力集團”的其他作曲家。
他的音樂創作并不多,于1869年創作的《伊斯拉美》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它以獨特的主題材料、奔放的構思、交響性以及歐洲協奏曲風格與東方器樂色彩的完美結合令人矚目,這部功力深厚的作品被譽為俄羅斯鋼琴音樂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巴拉基列夫作為一位技術不錯的鋼琴家,他所創作的作品直接反映出與西方音樂的聯系。
他的其他作品則是特性小品(新事曲、幻想曲、塔蘭泰拉舞曲、搖籃曲、隨想曲、幽默曲、夜曲、岡朵拉歌曲和諧謔曲)、一首托卡塔、一首即興曲(基于肖邦的兩首前奏曲主題)、馬祖卡、夜曲、諧謔曲、圓舞曲和波爾卡。
唯一的民族化作品是《降e小調杜姆卡》(1900年創作)。他的《降b小調鋼琴奏鳴曲》(1900—1905年)采用循環曲式,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晚期作品。
然而,巴拉基列夫最為杰出的作品當屬技巧卓越的《伊斯拉美》(Islamey,創作于1869年,1902年修訂);后人稱其為“東方幻想曲”。
作品基于高加索租亞美尼亞旋律,具有獨特的節奏推動力。他還創作有樂隊改編曲、歌劇選編曲,以及為鋼琴二重奏創作的部分作品。
居伊創作有一首組曲(Op.21)、一套變奏曲(Op.61),以及一定數量的具有沙龍氣氛的特性小品;鮑羅廷創作了《升c小調小組曲》(Op.7)和特性小品,其中包括波爾卡。
里姆斯基一科薩科夫采用較為保守的方式創作,他所寫的一些特性小品與新巴羅克作品相平衡。
其中包括以B—A—C—H為主題的變奏曲(6個變奏,Op.10),以及一套《賦格曲》(6首,Op.17)。
(二)穆索爾斯基
穆索爾斯基(Modest Petrovitch Mussorgsky)生于1839年,卒于1881年,是巴拉基列夫的學生,也屬于強力集團,而且是這個集團中最偉大的作曲家。
1874年創作的《展覽會上的圖畫》是其最有名的代表作,這首鋼琴套曲在俄羅斯的鋼琴音樂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是19世紀產生于俄羅斯的最具獨創性的標題音樂。
在這首曲子中,作曲家創造性地把畫面轉化成音樂,并用自己的想象補充和豐富它們,使它們從無聲的靜止狀態變成有聲的形象。
穆索爾斯基的《展覽會上的圖畫》是在曼哈頓的紀念展覽會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
其中的每首樂曲都代表著一幅獨立的畫作,并且以一支“漫步”(Promande)主題作為先導和樂曲間的連接。
漫步主題形象地描繪了作曲家在畫廊間穿行的步履。這個“漫步”主題還在部分樂曲中出現。作曲家通過它將整部套曲統一起來。
在這套特性作品中,曲式結構比較簡單,以三部曲式為主。盡管如此,穆索爾斯基的音樂創作新穎而獨特。
他相對自由地運用傳統技法,創造出高度個性化的音樂作品。“漫步”主題突出地表現出這一特點。
第一,我們注意到不斷變化的節拍——開頭部分節拍從拍與拍交替運用。
第二,和聲的進行避免屬主關系。這在當時的和聲教科書中還不多見。
“漫步”主題作為間奏以不同形式出現四次,并且作為“用死者的語言與死者交談”和“基輔大門”的主題旋律。
“古城堡”一曲采用斯拉夫旋律和重復音型伴奏織體。它代表著比較傳統的鋼琴創作,與之類似的還有效果極佳的“雛雞的芭蕾舞”。
后者是在田園風格作品中的另一個貢獻。小雞們嘰嘰喳喳的叫聲采用高音區、快速和弦和不諧和裝飾音。
另一方面,“牛車”一曲則通過沉重、笨拙的低音和弦、大幅跳進的旋律,以及不規則重音表現這一主題。
在樂曲的中部,音樂通過一個漸強達到高潮。在此之后,樂曲逐漸安靜下來,回到最初的狀態。
其他非同尋常之處出現在“侏儒”一曲中,不規則的句法結構和伴奏部分顫音的表情應用都產生了獨特的效果。
在“兩個猶太人,一個富,一個窮”中,富有的猶太人由八度進行的浮夸的長句旋律表示,而貧窮的猶太人則由顫抖的重復音和斷奏表現。
兩種因素在樂曲的最后部分對應在一起,產生對位效果。
“雞腳上的小屋”是一首技巧高難的樂曲,包括對八度和和弦彈奏的訓練目的。此曲的音響處理在作品表現中承擔著重要角色。
它在“古城堡”中長時間的持續和弦,以及“基輔大門”中的力度層次對比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基輔大門”的主題是對“漫步”主題的一種變奏,而中部的插段則來自俄羅斯的一首贊歌。
在接近尾聲的部分,穆索爾斯基引用了他在歌劇《鮑里斯·格杜諾夫》(Boris Godunov)加冕一場的主題材料。它在兩部作品中都代表教堂的鐘聲。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