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鋼琴學習一定要讓琴童上好音樂素養課
當前在少兒鋼琴教學中存在著很多誤區,其中很突出的一個就是忽視琴童音樂素養的提高。有的家長和老師覺得只要彈好鋼琴就可以了,孩子花錢學琴已經很累了,再上音樂素養課,是不是負擔過重,甚至是浪費時間?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只要靜下心來想一想就能明白。
譬如一個建筑,是不是蓋得越高,地基就應越寬?
如果只蓋一個雞窩,你甚至不用挖地基;
如果你想建一座雄偉的高樓,又不愿加寬地基,
即使勉強的拔高,也會很快地坍塌。
學鋼琴也是這樣,孩子的鋼琴水平越高,音樂素養課也就越重要。
音樂素養包括樂理知識,節奏練習,視唱練耳、視奏、音樂欣賞等幾個方面。
樂理知識
樂理知識,顧名思義,講的是音樂背后的道理。孩子初學鋼琴,一般是老師做示范,孩子模仿,至于為什么要這樣彈就不明白了。樂理知識就是要教會孩子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鋼琴課往往是用到什么講什么,因為不講學生就不會彈。這樣在課上講的樂理只能是應付演奏,不可能系統、詳細,不可能講得太深,更沒有書面練習。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會留下印象。要真正解決問題必須從最基本的樂理知識開始,進行系統的學習!
節奏練習
也是音樂素養課的內容之一。畢達哥拉斯有句名言:萬物之初先有節奏。節奏是音樂學習的基礎,如果孩子在彈奏樂曲時,節奏不穩的話,很可能出現八分音符彈成了四分音符的時值,或者沒有附點的節奏加上了附點,這樣就導致彈奏的樂曲不能正常進行。換句話說,只有把握了嚴格的節奏,樂曲才能夠正常進行,這就需要孩子們通過數拍子,打節奏的練習來解決節奏不穩的問題。
視唱練耳
視唱練耳與節奏訓練 這是素養課的核心和精髓。視唱就是看著譜唱。視唱是音樂工作者的一項基本功,也是學習樂器學生的一項基本技能。視唱學得好的學生,學琴過程不會出現識譜方面的問題,因而進步順利;聽音是對耳朵的直接訓練,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能力的提高直接意味著音樂素質的提高;節奏是音樂的骨架,節奏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樂感,學生學到一定程度后進步的障礙主要在這方面表現出來。
情感演繹
很多時候,孩子拿到一首樂曲直接開始彈奏,從沒有想過作曲家的創作背景是什么,音樂風格是什么,需要用一種怎樣的情感區演繹。因此,彈出的曲子缺乏表現力和感染力。只有讓孩子對樂曲的整體結構及內涵有一個大致了解,讓他們更深刻地去感受樂曲所要表達的情感,才能與音樂有一個更好的融合,孩子再彈奏樂曲時就會有更深刻的體會,自然而然的去尋找他所理解的音樂感覺,從而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無形之中增加了孩子彈琴的興的情感,才能與音樂有一個更好的融合,孩子再彈奏樂曲時就會有更深刻的體會,自然而然的去尋找他所理解的音樂感覺,從而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無形之中增加了孩子彈琴的興趣。
音樂素養是學習音樂的綜合素質教育,它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是音樂基礎課,必修課。
它包括讀譜、視唱、聽音、節奏等多方面的綜合理論基礎。
是目前器樂考級必須配套的音樂理論基礎。是培養學習音樂人的全面音樂素質提高的一門重要學科。
一個學習音樂的人,不學習音樂素養就等于是一個機械地彈奏和歌唱的機器人,他就無法去理解音樂、懂得音樂、表現音樂。
所以,學習音樂素養是為了全面提高學員的音樂綜合素質,并且以此促進學員對科目的學習,增強對音樂的感悟、理解和創造能力。
當前,在學習音樂素養上還存在認識上的不足。家長忽視音樂教育規律,拔苗助長,不顧孩子的實際水平,一味要求老師趕進度,趕級別,即使考級通過了,也只能停留在會彈一、二首曲子,其他什么都不會,造成這種情況是學琴者極大的不幸,也是老師和家長在培養孩子學習時間上的一種浪費。
音樂素養為孩子們的童年帶來斑斕的色彩,為懷揣音樂夢的學習者提供翱翔的翅膀,為領略和理解音樂之美奉上一把鑰匙。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